高三報考必讀:解讀高校分校(區)招生的6個問號
2012-05-29 13:19:23中國《高校招生》雜志
分校是單獨招生嗎?它與總校的畢業證一樣嗎?
校區就是分校嗎?它的錄取分數是不是低一些啊?
有的獨立學院也叫分校,它們是三本嗎?
…………
希望本文能為你理清有關分校招生的各種問題。
問號1:分校和分校區是一回事嗎?
高校里的分校是與總校相對而言,即一個學校兩地辦學。這個“地”可以與總校在同一座城市,也可以跨到外地甚至跨到外省的某個城市。1977年剛恢復高考的時候,為了滿足“被耽擱的一代”讀書的夢想,我國不少地區和部門匆匆設置了一批高校分校(分院),為國家培養了一定數量的專門人才,后來隨著高教布局的調整,多數分校(分院)逐漸變成了獨立設置的高等教育實體,它們更名換姓后大部分已經與總校完全脫離。沒有脫離且仍單獨招生的也改為“校區”或只在總校名稱后面加注地名,至今,全國仍以分校相稱的本科高校有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等。
高校分校區是一個與高校單校區相對而言的概念,是指在只有一個統一的獨立法人辦學實體的高校中,在主校區之外的獨立校區。分校區的設置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高校合并和擴招的產物。比如山東大學與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并后,就分成了山醫、山工南校、山大老校以及山大新校等4個校區;廈門大學擴招后就在漳州設立了廈門大學漳州校區。
問號2:在分校上學和在總校上學待遇一樣嗎?
分校是學校總部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總部“同呼吸,共命運”,怡然自得地享受著總校的“陽光雨露”,尤其是師資力量,隨時可以為我所用。
分校的建設和教學由校本部統一規劃和管理,所開設的專業多是總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的名牌專業,教風、學風也是移植校本部模式。學生在獎貸評優、考研保研、出國就業等方面與總校享有同等待遇。
每年招生時,分校與總校的招生章程會同時發布,其招生計劃、培養模式、畢業證書、就業政策等與校本部基本相同。由于分校的建設主要由當地政府投資,辦學目的主要為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文化建設服務,所以每年的招生名額大部分會投向學校所在的地區,錄取分數自然也比總校要低一些,有的甚至會降一個批次錄取。這對于想上名牌大學而實力稍弱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問號3:分校招生的錄取方式與總校一樣嗎?
分校的錄取方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與總校在同一批次錄取。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等。這些分校當初建校時,都在二本批次錄取,后來“羽翼漸豐”,如今已經全部晉升到一本院校的行列。其中,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從2012年起,真正實現與山東大學招生一體化,招生時將統一使用山東大學招生代碼,而不再是以往的兩個代碼。二是比總校低一批次錄取。如西南交通大學峨嵋校區、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和滿洲里學院等,這些分校都安排在二本批次錄取,而其總校則是在一本批次錄取。
最后一種情況是,一個分校兩個批次。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共有9個本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醫學英語等專業在本科一批錄取;醫學檢驗、醫學實驗學在本科二批錄取,而且這兩個二本專業比普通醫學專業學制少一年,只上四年,授予的是理學學士學位。再比如河海大學常州校區,面向外省招生時,所有專業均安排在一本批次;面向江蘇省招生時,有的專業則安排在二本批次錄取。
問號4:分校的畢業證與總校一樣嗎?
分校生的本科畢業證書由總校統一頒發,證書的封皮樣式與文字與總校一模一樣,證書的內芯上也是蓋總校的公章和總校校長的大印。
證書內芯的文字表述有兩種方式,一種表述是與總校完全一樣,一點兒也看不出與總校有何區別,如北京大學醫學部、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等;另一種表述是與總校稍有不同,文字上會注明“某某校區”或“某某分校”。如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頒發的本科畢(結)業證書,內芯上填寫的的是“在我校峨眉校區某某專業學習”。
問號5:為什么有的學校是“一個校名,兩塊牌子”?
有的學校當初建校時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搬遷到其他地方,1977年恢復高考后,這些學校又陸續在北京或其他城市“東山再起”,結果形成了“一個校名,兩塊牌子”的局面。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保定)。但是,這些學校無論“身在何處”,大部分都是“并列關系”,不要誤以為誰是誰的分校。
問號6:為什么有的獨立學院也叫分校?
獨立學院是指公辦本科高校與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本科學歷教育的高校,是我國民辦本科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獨立學院在多數省份被安排在三本批次錄取,所以這類學校也俗稱“三本”。
盡管國家把這類學校統稱為“獨立學院”,但沒有一所學校用這四個字冠名,多數學校對“民辦”二字也諱莫如深。校名一般都叫“某某大學某某學院”,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藥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但是也有幾所學校由于是在國家規范獨立學院名稱之前舉辦,所以就叫“某某大學某某分校”,如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等。
不過,從2009年開始,國家已經要求獨立學院陸續與母體完全脫鉤,轉為“純”民辦高校,如武漢大學東湖分校已改名為武漢東湖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校已改名為漢口學院,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已改名為武昌理工學院。
【收藏夾】全國分校、校區或“一塊牌子,兩地辦學”情況一覽
學校名稱
|
主要招生專業
|
備注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土地資源管理、地球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
在校生中,研究生所占比重較大。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煤及煤層氣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球化學等。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是全國高校唯一寶石學專業。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地球物理學、應用化學、地質學等。
|
以研究生教育為主,近年來開始逐漸擴大招收本科生的比例。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工程、安全工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物理學等。
|
學校原本在山東省東營市,后又在青島開辟新區,兩校園占地總計4500多畝,總面積比北京的石油大學要大10倍。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安全工程、地質工程、工程力學等。
|
199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現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并重的辦學格局。
|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
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測繪工程、工程力學、環境工程等。
|
學校在江蘇省徐州市有兩個校區,總面積達4448畝。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
核工程與核技術、風能與動力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智能電網與信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動化、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
|
教育部與由國家電網公司等七家特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組成的校董會共同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總部原來一直在保定,2005年9月,總部轉移到北京。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化學工程等。
|
學校在河北省保定市,校園占地面積約700畝,北距首都北京152公里。
|
北京大學醫學部
|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
|
學校在2000年并入北京大學之前,名為“北京醫科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生院
|
水產養殖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市場營銷、公共管理。
|
第一年到北京報到和學習,從第二年起到煙臺進行教學和實習直至畢業。考生錄取時須與學校簽訂意向書。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特色學院是韓國學院,開辦“國貿(法學、新聞學、美術學等)專業+韓國語”的特色班。
|
學生有機會到韓國的慶尚大學、京畿大學學習兩年,如達到規定條件可獲得雙學位證。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冶金工程、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
原來一直在二批本科招生,近年在多數省份被列入一批本科錄取。
|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
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加工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
|
學校地處江蘇省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占地436畝。招生時分兩個批次錄取,一本批次與校本部一樣,面向全國招生;二本批次只面向江蘇省招生。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汽車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工程等。
|
坐落于山東省威海市,1985年建校。2004年12月,學校學籍從黑龍江省教育廳轉移到山東省教育廳,實現了學籍屬地化管理。
|
西南交通大學峨嵋校區
|
土木工程、橋梁工程、地下鐵道與隧道工程、工程造價、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交通運輸等20多個本科專業。
|
位于四川峨眉山腳下,原是西南交通大學的總部所在,1989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成都擴建總校后遷入成都市,原校區則改為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在各省(區、市)的二本批次錄取。
|
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校區
|
日語、朝鮮語、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軟件工程等。
|
位于山東省榮成,自2008年開始正式招生,在二批本科錄取。
|
內蒙古大學鄂爾多斯學院
|
旅游管理、材料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自動化、交通運輸、土木工程等。
|
創辦于2008年,在二批本科錄取。
|
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
|
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旅游管理、俄語(俄羅斯語言與文化)、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
|
創辦于2008年,在二批本科錄取。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