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晨霧案例解析:志愿填報高手的報考技巧
2012-05-10 16:09:25晨霧新浪博客文章作者:晨霧
本周六(12日),北京市就要開始進行志愿填報了,下文是小編從晨霧老師的博客中摘錄下來的一篇對志愿填報非常有用的文章,供考生與家長分享!
聽過晨霧的高考志愿填報講座的家長一定都知道這樣兩個典型案例。
晨霧在講解完根據一志愿的落榜點填報二志愿的常規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種以常規的思維方式看不懂的二志愿填報方式:在二志愿的2A位置填了極高的看似絕對不是“跳一跳”可能實現的志愿。這里2A的選擇有兩個條件,第一,招生計劃不太多的外地名校;第二,一般來說一志愿就能招滿并且從來不為二志愿預留計劃。然后在2B和2C依據一志愿的落榜點認真填報兩所能夠正常接納你的二志愿學校。
例1:
一批次一志愿:北航
二批次:
2A:南京大學,甚至敢報上交、復旦。
2B:北工商
2C:北方工大
這就是把平行二志愿研究透了的家長高手才會這么做。因為二志愿有三個平行學校,有2B和2C足夠你做文章的,其中2B和2C當中有一個能接住就達到二志愿保駕目的了,這是不難做到的。可以騰出2A來,去賭一個外地名校爆冷門。萬一我們填報的2A名校由于某種原因趕巧了,大家一志愿都敢不報真的爆了冷門,我們就逮住了。而沒有爆冷門,我們也沒什么損失。例如2010年上財就爆冷門,494分一本線提檔。2009年華中科技也出現這種情況,提檔線落到了一本線,有一名一志愿報北化工的落榜生居然被二志愿華中科技接住了。大家都不報,一志愿就錄不滿,不就得錄二志愿嗎?正好誰二志愿報了,誰就賭贏了。這是一種十分典型的非常規思維方式。
晨霧在講解貫穿志愿填報所有環節的一條基本規則“前面順序的任何學校/專業必須是比后面填報的更喜歡”時,提到只要填報的志愿存在兩個以上批次,就都存在這個問題。其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非醫學名校不上”的案例:
例2:
一批次一志愿:北大醫學部
一批次二志愿:空缺
二批次一志愿:北大醫學部
一批次二志愿之所以空著,就是因為考生從一批次二志愿里面可挑選的學校,一個也看不上。比如說首醫二志愿還是可以選的,但感覺如果錄取了都還不如二批次的北大醫學部呢。看不上的就不填,這是對的。這個案例填報的結果就是,不是上一批次的北大醫學部,就是上二批次的北大醫學部。
晨霧講這兩個案例的時候是作為互不相關的兩個案例來講的。
5月7日晨霧轉貼了一篇文章《聽診器:擬定志愿方案的思路、步驟與檢驗方法》。文章后面有一位叫喜滋滋的家長寫了一條評論,他把晨霧的上面兩個例子結合起來得到了一個新的案例。而有些家長沒有理解,以常規思維方式十分善意地提出了不同意見。晨霧也參加了這場討論。晨霧感覺把這場討論原汁原味地展示給大家,就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
老版的黑白故事片《南征北戰》晨霧很喜歡看,文革的時候看過很多遍,其中的一些對白都背下來了。在鳳凰山殲滅戰告捷,摩天嶺阻擊戰成功,在戰斗間隙師長和政委視察一營的前沿陣地,師長發現一營不僅十分艱苦地完成了摩天嶺的阻擊任務,而且還有一個半連的兵力沒用上。一營長說:“在敵人炮火最猛烈的時候,我有個想法,要保存一定的實力……”。師長用那帶有四川口音的話表揚到:“好!這仗給你越打越精了!”
晨霧現在的感覺就是,我們每年都有一些家長,在填報志愿的學習和摸索中,“這仗越打越精了!”,這也是晨霧十分欣慰的事情。喜滋滋家長就是這樣一位善于思考的家長。我們看看喜滋滋家長是怎么說的,其他家長們又是怎樣參加討論的:
--------------------------------------------------------------
喜滋滋2012-05-0715:51:15
晨霧老師您好!您常舉得一個堅決上北醫例子,我把它豐富了一下,您看看是否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前提是考生不拒絕外地名校):
一批次:一志愿:北醫
二志愿A:上海交大醫學院;B:中南大學醫科(湘雅)C:四川大學醫科(華西)。二志愿均不服從調劑。
二批次:一志愿:北醫護理
這樣填報志愿是不是更好?
博主晨霧回復:2012-05-0722:36:25
這是可以的,多了三個賭冷門的選擇。不影響原填報的意圖。
老張2012-05-0808:48:46
也回復喜滋滋:上交大、湘雅、華西在北京能招二志愿嗎?不大可能吧,川大(華西)即使一志愿沒招滿,也不會剩醫學專業!這些學校有承諾嗎?建議再研究研究吧。
博主晨霧回復:2012-05-0818:29:21
您沒有看懂喜滋滋的意圖。
晨霧講座講過一個典型案例:
一批次一志愿:北醫
一批次二志愿:放棄
二批次一志愿:北醫
表達的是一名考生非上名校學醫不可的志愿填報意圖。其實一批次二志愿填報首醫或者外地的一些非名校醫學還是有可能的,但是這位考生都不能接受,所以寧愿一批次二志愿空缺,直接選擇二批次一志愿北醫。
喜滋滋是聽了我的講座中關于“二志愿填報高手的一種賭冷門策略”,將這個案例又發展了一步:如果這位考生能夠接受外地醫學名校的好專業,就可以在本來廢棄了的平行二志愿位置故意選擇三所一般一志愿都能全部招滿,即使一志愿招不滿,也不會剩下醫學專業給二志愿的外地醫學名校,而且全部都只報喜歡的醫學專業,不服從調劑。
這樣填報一般來說,二志愿被錄取不太可能發生。這三所不太可能發生錄取的學校就是在賭冷門。因為有時大家都不敢報的外地名校,真的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
從海淀的薄本上看,2011年上海交大醫學部提檔線484(一本線),從大厚書看錄取的分數最低的一名學生落在550-559分數檔。招生計劃15人,實際錄取14人,其中一志愿錄取9人,二志愿錄取5人。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再看細節:一志愿填填報上交醫學部的考生總共只有10人,其中一本線上有9人,全部一網打盡后錄取到了560分數檔就斷檔了,沒有考生了。只好又錄取了5名二志愿填報該校的考生。再看專業情況:臨床醫學五年專業招生計劃9人,一志愿錄取了4名就斷檔了,又從二志愿錄取了4名(估計全部在600分以上),還有一名計劃沒完成,因為二志愿也一網打盡了。預防醫學錄取了一名550分數檔的考生。
回到上面的案例:如果這位二志愿賭冷門的考生2011年像喜滋滋建議的這樣填報,2011年北大醫學部一批次提檔線619分,考生失利分數只要不低于600分,完全有可能被上交醫學部臨床醫學五年二志愿錄取。
所以喜滋滋的填報建議是有意義的。雖說這是發生概率很小的事件,但是這樣填報即便沒有發生奇跡也無害。并不影響原來考生的非名校學醫不上的意圖。
新浪網友2012-05-0816:50:15
喜滋滋網友非常冒險,我兒子當年也是堅定地要學臨床醫學,成績在北清邊緣,還有北醫自主加分,我們都沒有這樣瘋狂的報法。外地著名高校醫學在京指標非常少,二志愿風險很大,當年選擇北醫而非協和也是從穩妥角度考慮。所幸高考成績非常好,遠超北清錄取線,順利實現一志愿。
博主晨霧回復:2012-05-0818:30:42
您也是沒有理解喜滋滋的意圖。讀一下晨霧上面寫給“老張”的回復。
老張2012-05-0908:40:41
看了晨霧老師給老張的回復茅塞頓開,但也想問問喜滋滋,是非名校學“醫”不可呢,還是非名校學“臨床醫”不可?如后者,此方案并非十全十美。醫學圈兒有一些僵硬的規矩,都是醫學學科,非臨床轉臨床很難。對北醫“醫學檢驗”“醫學實驗學”的培養目標應了解并認可。
新浪網友2012-05-0908:56:00
老張說得有道理。我的孩子也是醫學生,非臨床專業報臨床的研究生名校均不可以,差學校可以但與名校水平差太多。醫學行業很特殊,喜滋滋應考慮孩子今后的發展目標,別讓名校情結成為障礙。
陽光明媚2012-05-0913:20:34
北醫護理時一本,分數也不低。畢業生一般都保研或考研,但上臨床醫學研究生機會很低,因為一般臨床醫學專業導師都要求學生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但也有個例,我聽說一名考到華西藥學專業的北京考生今年考到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了,這里面有無其他因素就不好說了。請喜滋滋慎重。
晨霧2012-05-0915:21:42
樓上的三位家長:
晨霧理解喜滋滋并不是打算為自己的孩子這樣填報志愿,他是聽了我的講座中關于“二志愿填報高手的一種賭冷門策略”,將那種思路在這個案例應用又發展了一步,愿意與晨霧討論的。
晨霧的“二志愿填報高手的一種賭冷門策略”,就是二志愿的ABC三個學校,先把B和C作為真實的目標二志愿學校選好之后,用A做一個賭注,填報一所從來不招收二志愿的外地名校。
而晨霧在講解另一個思路“前面填報的任何學校/專業必須是比后面填報的更喜歡”時候舉了一個“非名醫不報”的典型案例,一批次一志愿北醫,一批次二志愿放棄,二批次一志愿北醫。
而喜滋滋十分聰明地把這兩件本部相關的事情聯系在一起,在本來放棄了的二志愿有選擇地填滿了外地名醫校。
這里也證明了晨霧在本文作者“聽診器”的文章中“晨霧點評”說的一句話:一份好的志愿填報表上面填報的每一所學校/專業之間都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系。
至于你們提到的,是否這三個賭注學校也應當可以服從調劑,而不是非臨床醫學不可,這些都是可以探討,各有各的想法,都對。
----------------------------------------------------------------------
晨霧的總結:
這是一場十分有意義的討論。我們打牌的時候,牌的規則是確定的,但是在這規則下,可以玩出很多種技巧來,越玩越熟,還會有新的技巧生出。高考志愿填報也是這樣,我們首先必須了解高招政策、錄取規則。對規則熟了之后,就會發現技巧。這幾年晨霧發現,北京的平行二志愿可研究的潛力無限。因此一些文章和答疑中,關于二志愿的所占比例很大。晨霧在此提醒家長,盡管如此,二志愿也不是最重要的,就拿本文提到的討論內容來說,家長們即便一點都不知道,也不會妨礙大局,按照常規方法填報就是了。這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家長們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志愿上。
另外還要提醒的是,“真理有時多走一步就是謬誤”。就拿晨霧提到的“二志愿填報高手用2A賭冷門思路”來說,晨霧看到有家長網友這樣填報:一志愿北理工,二志愿2A北郵、2B哈工大、2C北工商。理由是北工商足以接住北理工的落榜,用北郵和哈工大去賭冷門。
晨霧認為,在這里將2A一所學校睹冷門發展為2A和2B兩所學校,這是完全可以的,前提是你的2C必須真正能兜住。這樣填報雖有點“冒進”但是晨霧不反對,只要你認為穩妥,用一所學校還是兩所學校睹冷門都沒關系。問題在哪里?在于你選擇的北郵、哈工大這兩所大學爆冷門的可能性的大小。
晨霧為什么要提出選擇睹冷門的學校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第一,招生計劃不太多的外地名校
第二,一般來說一志愿就能招滿并且從來不為二志愿預留計劃
招生計劃不太多,說明有點什么“風吹草動”就容易導致扎堆或冷門。凡是容易爆冷門的學校也同時容易發生扎堆填報,道理是一樣的。像北郵這樣的學校在京招生計劃300多,分數線相當穩定,偶爾可能出現小年,爆冷門不敢說絕對不可能,但是可能性小。另外北郵每年都預留二志愿,自然會有很多清北考生作為二志愿填報,一志愿填報北理工的考生在二志愿上哪里是清北落榜生的對手?
而哈工大既是外地名校,招生計劃也不多,為什么用來睹冷門也不合適呢?就因為它每年都為高分落榜生預留二志愿計劃,今年還特地強化的這一政策吸引清北落榜生。哈工大已經成了接收高分落榜生的“基地”,北理工層次的考生用哈工大去賭二志愿冷門那不是“找死”?即便由于某種原因能錄取,那也不是“睹冷門”,而是“跳一跳”。
“跳一跳”與“睹冷門”都是二志愿高報,有什么區別:
“跳一跳”是有意填報與一志愿落榜點差不多或者高一些的招收二志愿的學校。例如理科一志愿報北郵校本部,二志愿2A報北工大。北工大二志愿提檔線常常高于600分,一般來說是是接不住的北郵,但是不排除某一年北工大二志愿突然低于600分。這樣填報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須有2B和2C保駕。
“睹冷門”是有意填報從不招收二志愿的外地名校。注意,這里所謂的一志愿落榜點已經無需考慮,可以隨便爆多高的學校都行。就像這位一志愿報北理工的考生,睹冷門的學校上交、復旦、中科大、上外、上財、南大、南開、中山、廈大、西安交大這些都可以睹冷門。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這些學校往年的分數線有多高?甚至越高越好,越沒人敢報而爆出冷門。
所以用北郵或者哈工大來睹冷門,基本上是填報了兩個廢志愿。好在2C北工商基本能接住,非就廢吧。
最后談一下,睹冷門是不是一定要選外地名校,北京的高校行不行?也不是說絕對不行。但是必須符合這個原則:招生計劃少。北京理科可以考慮的學校有三所:北外、北語、傳媒。他們都是在京只有幾十個招生計劃。大家查一下這幾所學校的歷史紀錄,分數線確實不夠穩定,也確實爆過冷門。而文科就不太好說了,因為除了幾所市屬高校,很多高校文科招生計劃本來就不多,很難判斷什么叫多,什么叫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