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華南地區五所國內一流大學全盤點(圖)(3)
2012-04-24 09:42:48中國《高校招生》雜志
修德博學,求實創新——華南農業大學
□溯源
華南農業大學肇始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是廣東本土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1931年,學校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題名的真跡現珍存于北京。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
□ 看點
華南農業大學迄今已有103年歷史,是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首任院長是著名稻作學家和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首任院長、廣東最高科技獎項“丁穎獎”命名者、被譽為“中國稻作學之父”的丁穎教授,時至今日,他的銅像依然佇立在校園中心,與往來的華農人共同經歷著風風雨雨。“篤學明德、躬行踐履、建業自強、求精圖新”的丁穎精神,更敦促著一代代華農人不斷艱苦奮斗、開拓進取。
閑時漫步校園,都會忍不住感嘆其大,稱頌其美。華農占地8250多畝,是廣東高校中單體校區最大的大學。學校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圍繞“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荊校園”建設理念,全力打造一個植物園式、公園式的生態型校園。校史展覽館、院士雕塑廣場、紅滿堂、新校門牌坊、新行政大樓、儒園等一批百年校慶標志性建筑相繼建成,與春天里紫荊橋上一路浪漫柔美的透紫香氣交相輝映,彰顯了百年華農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構建一個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美麗文化家園。
華農的大與美,不僅體現在視覺上的享受,更在于內涵的挖掘。百年華農秉承 “修德、博學、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致力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學生在數學建模,電子設計,藝術設計等領域屢次獲得國內外大獎。其中,華農在藝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連續有作品得到德國“iF概念設計獎”.、 “2011紅點設計概念獎”等國際重大獎項的表彰,與此同時,由藝術學院設計團隊將服裝藝術、亞運精神和嶺南文化完美融合,設計出廣州亞運會體育運動裝官方制服“墨舞揮彩”,在亞運會上展示風采。
華農好似一杯酒,愈老愈純,只待你去品味。當年華南地區多所高水平農業研究學院合并的大學,逐漸發展成如今這樣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集農、工、文、理、經、管、法等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大學實屬不易。歷經百年風雨滄桑,農大這杯百年老酒,繼續散發著它的醇香。現在,學校把農林學科創新發展、理工學科擇優發展、人文社科特色發展的發展思路hold住,并將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作物遺傳育種、農業經濟管理、果樹學和預防獸醫學5個國家重點學科發揚光大,不僅如此,學校還有農業機械化工程這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農業部重點學科,3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14個廣東省二級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在這些學科統帥下的各大專業正在并將繼續為新農村建設和服務社會輸送著各式各樣的人才。
□ 華南農大精神
“修德、博學、求實、創新”解讀:該校訓折射了華農幾代人踐行的艱苦奮斗、嚴謹治學、不斷進取和科學創新的辦學思想和育人目標,體現了華農人“篤學明德、躬行踐履、建業自強、求精圖新”的丁穎精神。
□ 華南農大校歌
為了綠色的希望,我們匯聚在科學的殿堂。修德博學、求實創新,書山攀登,我們知難而上。為了金色的理想,我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學海泛舟我們云帆高揚。啊!白云山下,我們播種綠色的希望!啊!珠江水旁,我們放飛金色的理想!今天我們是奮發向上的芬芳桃李,明天我們是振興中華的國家棟梁。我們是振興中華的國家棟梁!
□ 華南農大校志
學校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483號
招生電話:020—85283652
學校網址:http://www.scau.edu.cn/xw/
國家級特色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生物技術、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學、園藝、動物醫學、茶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林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