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復旦大學水平測試(俗稱“千分考”)中,上海中學的袁鴻杰、毛俊喆、夏振宇均獲得了“滿分”——800分的好成績。記者采訪發現,這三位學生都是學習很踏實、興趣廣泛的學生。
滿分考生課堂學習效率高
昨天晚上,三位獲得復旦大學“千分考”的考生通過查詢,均確認已經收到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預錄取。 “這三位學生和學校的其他學生一樣,學習起來很認真,但是,課余時間也非常活躍。 ”上海中學的學生處張澤紅老師介紹道,這三位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課堂學習效率高,學習基礎比較扎實,沒有偏科,每門學科都非常優秀。
該校高三(5)班的袁鴻杰告訴記者,進入高三后,他仍跟著老師的學習、復習計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直到高三第一學期結束后,他才利用寒假時間準備“千分考”。 “千分考”前兩天,他學習了如何安排“千分考”的答題時間。
為何能輕松獲得“千分考”的滿分?袁鴻杰自信得說道,這與他的學習習慣有關系,課堂上,他的學習效率非常高,每節課的學習內容都及時消化掉,努力學好每一門學科,不偏科。因平時學習比較扎實、學習基礎好,所以,他參加“千分考”的心態也非常輕松、自如,沒有一點緊張感。
滿分考生得益于小課題
高一、高二,袁鴻杰、毛俊喆、夏振宇都是上海中學的科技班的同學,都有一起共同的特征:興趣愛好廣泛,還喜歡做各類小課題。課余時間、下午拓展課時間,他們都喜歡“鉆”實驗室,跟著上海交大的教授一起研究機器人。
“周二下午、周四下午,我都會走進實驗性,做我自己喜歡的機器人實驗。 ”袁鴻杰坦言,做科研小課題,占用了一定的學習時間,但是,他也收獲了很多。因為做實驗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他會提前統籌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特別注重學習效率;在做實驗時,他抓住機會向教授提問。袁鴻杰笑道,他自己總是隨身攜帶兩本筆記本,一本記筆記、一本記錯題,他會自己去驗證問題,將一個問題深挖下去,并且舉一反三。
高中階段做科研課題,不僅培養了自己的自學能力,還拓寬了知識面。袁鴻杰回憶,因為做實驗的需要,在大學教授的指導下,他還主動自學了大學的物理、編程等方面的知識。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