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期3天的復旦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面試落下帷幕,考生有喜有憂。副校長陸昉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說,相較于有著統一標準答案的筆試,面試有時更能考出學生的水平。因為它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未來的規劃,以及他們的個性特點、思辨能力、溝通能力等,這些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至關重要。
5位教授考官,每人15分鐘面談,在75分鐘的時間里,他們為考生準備了怎樣的“試卷”?
考題和專業選擇密切相關
一位多次參與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面試的教授介紹,面試前,每一位考生的自述、經歷等自薦材料都會擺在考官桌上,供仔細研究,面試時相當一部分題目就是據此生發開去,可以說來自考生自己。
舉例來說,由于自薦材料中會寫明學生希望進入的大學專業,面試時往往會重點了解學生對這些目標專業的認識。如果發現同學對這個專業完全不了解,可能僅僅是因為輿論中這種專業就業前景好而人云亦云,這顯然是難以認同的。
此次許多同學就遇到了這類問題。復旦附中有位考生第一志愿專業為社會科學,碰上的第一位面試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你對社會科學的認識如何?”還有位同學專業填報的是人文科學,遇到的面試問題更多在歷史、地理、政治上打轉——“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你有怎樣的了解?”“對當前中東局勢你有何看法?”
獨特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據了解,為讓面試更為科學,復旦大學連續多年對相關老師進行問題準備、考核要求等方面的專門培訓。今年的280位教授也都上過課,要求考官避免“刻板印象”、“以貌取人”,確保公平公正。
除了源自自薦材料的題目外,面試老師也精心準備了不少獨特問題,以自己的方式考核學生。上海中學學生小周有點沮喪。他碰上的題目包括 “世界權威組織認為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可近日歐洲等地氣溫又接連創下新低,凍死了幾百個人,你覺得地球現在到底在變冷還是變熱?”小伙子被問得猝不及防,感覺這回可能“砸了”。
也有不少考生認為自己能輕松應對面試。有位位育中學的學生被問到了興奮點。他一直很喜歡數學,面試過程中當老師問“你覺得最美的數學公式是哪一個”,“數學的本質是什么”時,他直接把平時學習中自己的感悟、思考說出來,雖然有些結巴,但自我感覺不錯。
還有不少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如何作答卻要費一番思量。例如,“要求你開發一個荒島,你有哪些設想、規劃?”“社會中最大的不公正是什么?”“對近日習近平訪美你有何見解?”
也注重考察考生抗壓能力
“筆試,看結果。而面試,更重過程”,一位此前參加過復旦“望道計劃”自主招生面試的考官說:“面試里即使反駁老師,或直接說‘不知道’,傳遞的也未必是負面信息,我們希望看到最真實的考生。”
他舉例,“望道計劃”自主招生面試中,有位考生是理科生,填報的志愿也是理科。面試時這位男生上來就問,專業志愿改成文科,現在還來得及嗎?他說自己兩方面都好,興趣更偏向文科。老師追問:“為啥最初填表時不選文科,卻在幾十天后提出?”他回答,“剛剛過了18歲生日,成人了,我想認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
據了解,過去三天內,還有小部分同學遭遇了“壓力面試”——作為一種測試手段,通過對考生表述反應冷淡,或者咄咄逼人的追問等造成壓力,考察面試者的心理適應及反應能力。交大附中一名理科生說,一位面試官總是不停看手表,在她答題時更是不停地做記錄,讓她倍感壓力。“我知道教授想考查我的抗壓力,可還是緊張得不得了。”上海中學的考生小梁至今有些忐忑,他面對的一位考官在全過程中保持90度側坐,無論問問題還是聽他回答,都只露出右半邊臉,“當時覺得挺奇怪的,可是我什么都沒問,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會被扣分。”
相關閱讀: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