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2年起將高中選修課程納入高招改革
2012-02-14 18:01:40新華網文章作者:張樂 段菁菁
從今年秋季開始,浙江將在全省高中全面施行課改方案,增加藝術等選修課,并將高中選修課程納入高考招生改革的評價體系。浙江省教育廳表示,希望通過此舉,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按照新的課程方案,浙江的普高生必修學分將從116學分減到96學分,而選修學分則從28學分提高到48學分。包括藝術課程在內,普通高中的選修課共被擴展為知識拓展、職業技能、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四大類。不僅如此,新課改還將允許學生跨班級、跨年段,甚至跨學校選課,同時全面實施學分制度和彈性學時制度。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受中國幾千年來固有人才觀的影響,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將教育的成功與否簡單量化為比升學,比學歷,比學校等級。這種畸形的人才觀和教育觀必須改變!”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表示,辦面向所有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全面而個性發展的教育,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享受快樂和走向成功的教育應成為每一個人追求的教育理想。“以藝術教育為代表的美育并非只是會唱歌、懂美術、能動手、會參與這么簡單,它和德育、智育、體育等一起,是健全人格、提升個性修養,促進個性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浙江省今年還將首次把高中選修課程納入高考招生改革評價體系。對高中階段具備相關選修課程學分或相關選修課程成績優良的考生,高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予以錄取。其中,寧波大學已明確將選修課程學分作為報考條件之一。
事實上,去年7月底,浙江省就開始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試點。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高級中學就是首批30所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選修課程建設改革的試點學校。秉承“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質、學校有特色”的理念,學校開發了美術類、音樂類以及體育類等三大類興趣特長選修課程。其中,美術類包括素描、寫生、色彩等課程,音樂類包括器樂、聲樂等課程,總計超過了10門。選修課程一推出就受到高一新生的熱烈歡迎。有100多人報了美術類課程,30多人報了音樂類課程,占高一年級學生的近1\5。
“學生的藝術熱情被點燃了。”校長吳建飛感慨地說。浙江大學教授、浙江省教科院院長方展畫分析其中的原因認為,有別于被動學習、“靜聽課堂”的一般課程教育,選修課給予了學生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將興趣愛好和學習有效結合,有效地釋放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感和滿足感。
在正于此間舉行的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上,浙江省的改革和探索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其他省份同行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明確表示,教育部正在考慮進一步增加學校在藝術、體育教育領域的投入力度。同時,將在年內啟動省域藝術達標改革,即要求各省根據省情,明確所有中學每周必須開設藝術類等課程的時間,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均等、公平地接受相應的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