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志愿填報時要注意考慮哪些因素
2012-02-06 13:47:28《求學》雜志官網
目前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主要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在考分入圍的情況下才依照專業志愿情況安排專業。因此考生實事評估自己的實力與特點,擺好自己的位置,是填報志愿的依據。如果說自己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在學校乃至省市都處于前列,高考成績在省內能達上等,那么填志愿時所有學校和專業都在其挑選之列。如果某考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尚可,平常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高考成績雖能達到普通本科分數線,但到不了重點線以上,那么適合該考生的學校志愿是普通本科院校,重點學校不適合該考生,可免予考慮。
又如某考生平時學習成績平平,估計高考成績頂多在本科線附近,那么他選擇志愿的學校便大受限制,重點名牌大學固然不適合他,省級重點院校也不適合他,志愿填好了可以上普通的本科院校,普通的專業。所以量身很重要,填報志愿時的量身需要考慮若干要素,首先是分析待選擇院校的投檔線水平,估計自己條件夠得上的學校才予以列選。這就應該考慮到以下一些因素:
1.掌握該地當年的招生院校、專業、人數,弄清哪些屬統招院校或專業,哪些屬定向招生,哪些屬委托代培等。
2.近年來該院校招生錄取的最低控制分數線以及近年來該院校在本省市錄取新生的第一志愿報考人數、實際錄取數、錄取分數線等數據。不僅要從橫向看近幾年的專業設置,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數上的變化,還要從縱向去了解所處的相對位置,因為即使同一學校同一專業,不同年的錄取分數線也不相同,要仔細分析。
3.根據考生本人學習成績和統考發揮情況,推斷自己在本校、縣、省考生中的位置。恰如其分地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在實力具備的基礎上考慮志趣。
4.了解《體檢標準》,以及考生身體狀況有無限報的專業。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審方面對考生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條件。
在此基礎上,各考生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1.專業方向及畢業生去向。如專業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和性格特長,符合自己的優勢相關科目,畢業后就業前景如何等等,將專業、將來的工作、志趣理想與實力聯系在一起。
2.院校的名望和辦學條件,畢業后考研條件,以及所在地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飲食習慣、生活條件及交通情況。
3.院校的助學條件,包括收費標準,獎、貸學金發放辦法,勤工助學措施,以及學生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等。
以上各因素都是每位考生選擇志愿的重要依據,考生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認清形勢,找準位置,確定目標,實事求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