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與自主招生兩線作戰 考試節奏感最重要(2)
2012-01-11 13:09:09天津網-數字報刊
老師點評自主招生考試
該不該考
天津四中教務處主任孫志蓉老師認為,在報名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前,學生首先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明確這項考試是否適合自己。雖然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可以在高考錄取時享受一定的降分優惠,但畢竟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分數線也較高。如果自身成績與學校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即使考試通過享受到優惠政策,也無法在高考后被此類學校錄取。“因此,我們更主張成績徘徊在這類學校錄取分數線上下的學生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孫主任說,“這樣針對性更強,學生也會從中真正受益。”
另外,因為自主招生考試程序復雜,考核內容也不完全和學生日常的學習內容相關,所以如果學生的自身情況不適合這項考試卻報名參加,不僅不會幫助你靠近名校,反而會打亂日常的學習安排。從報名、填報、初審,到筆試、面試這一系列過程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原有的學習量,讓既定的復習計劃打折扣。
天津七中副校長王寶慶提醒高三學生,自主招生考試的題目十分靈活,從題目的設置上看總體也很有難度。拿語文試題來說,考試不僅僅會涉及傳統語文教學目標中的內容,更需要運用“大語文”的能力去解題,可能涉及歷史、政治甚至是道德素養,而且面試的題目更是千奇百怪,涉獵豐富。仔細分析,要想答好問題,不單單基礎知識要過硬,而且整合知識能力,甚至心靈、意志都要過硬。特別是自主招生考試的錄取比例很低,往往每年能夠入選的人數只有一兩人。正是由于這種低錄取率,使很多學生在自主招生考試面前會敗下陣來,復雜的報考流程也會給高考的復習節奏帶來影響,很多學生分散精力去備戰自主招考,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考不過怎么辦
對于學生來說應當對自己有準確的認識,家長和老師應當幫助學生冷靜分析,來共同決定是否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比如說今年南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規則中,規定了單科成績能進“前十”的學生可以在其他科目降分的情況下入圍,其實這一政策能夠抓住學生的“專長”,能使很多“偏才”甚至“怪才”不用為其他的“短板”成績所累而圓自己的夢想,利用南開大學這次抓“長板”放“短板”的機會,很多在某一科目上特別有特長的同學就應當順勢而上,參加考試。而綜合成績和單科成績都很難“拔尖兒”的學生則最好安心備戰高考,不要分心。
如果自己平時成績很不錯,在平時的考試和模擬測試中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那就說明你很優秀,在應對高考時得到好成績已經能夠說明問題。所以無論自己是否能夠通過自主招考,一定要有一個平衡的心態,準確認識自己。沒能通過的話,繼續努力,準備好高考。通過的學生更應當努力備戰,不要忘記高考更為重要,以免在高考中“馬失前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