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2012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復試(組圖)
2012-01-09 14:43:32新華社文章作者:劉穎
1月8日,一名考生在等待進入面試現場
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復試面試現場
1月8日,學生參加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復試機考。
8日,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復試在閔行校區舉行,首批經過"入學申請制"專家初審選拔出來的82名學生應邀來到學校,參加答辯、面試及特色測試。
入學申請制:多元化入學模式的深層次探索
自主招生是國家賦予高校選拔人才權利的改革和創新,"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則是在自主招生的道路上再深入一步,以申請入學的方式選拔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和教育部有關規定,因循百年交大優秀辦學傳統,探索選拔具有科技創新潛質人才的新途徑,在2012年自主招生中推出"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的新策。
此政策一經推出,就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和廣泛關注。在首批"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試點的江浙滬三地,共有300余名學生試水,申請以科技創新潛質人才身份入學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參照世界一流大學招生模式,首次推出入學申請制,校方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定復試人選。由于是首次進行嘗試,上海交大此次"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范圍僅限于江浙滬三地。學校表示,作為對自主招生政策的深入探索,交大將在今年試行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制度,繼續推進此項政策,推進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改革,也給更多有創新潛質學生更多的機遇。
注重創新潛質不以成績論英雄
"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選拔人才最主要的創新之處在于實際考察學生是否具有創新的潛質,是否真正具有濃厚的創新興趣,而不是"以成績論英雄"。通過申請學生的簡歷可以看出,雖然多數學生成績相當出色,但的確有的學生綜合成績并不十分優異,甚至還有的學生單科成績十分出色但其他成績相對平平。按照傳統的高考制度,這種不夠"全面優秀"的學生是很難進入上海交大的。"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政策使之成為可能。
按照《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實施辦法》,凡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或以上)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向上海交大提出申請,進行報名。凡考生通過面試和特色測試,將成為上海交大預錄取人選,考生雖然仍需參加所在省市高考,但高考成績作為最終錄取的參考,只要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即可被上海交大相關專業錄取。
今年共有300余名學生報名"自主選拔科技創新潛質人才",其中多數報名學生擁有省級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或以上)獲獎證書,同學們的科技創新作品也涉及方方面面,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小發明、小創新,如"可彎曲的螺絲刀"、"太陽能多控延時燈"、可開啟多扇門的鑰匙和鎖,也有涉及高科技領域的"高樓救生機器人"、"仿生水母潛水器"、電子導盲助殘車,還有與社會生態環境緊密相關對"地質景觀的調查與建議"、"普通家電輻射危害"、"地溝油中致癌成分的測定與評價"等項目,還有的學生已經擁有自己的專利,獲得過"少年科學院小院士"、"明日科技之星"等榮譽稱號。
上海交通大學對于今年推出的新政非常重視。學校積極探索測試內容和形式改革,抽調各個領域的專家教授組成了專家組,結合學校自身特色及相關專業的培養要求,對所有材料進行了認真篩選,經過層層篩選,確定了參加"科技創新潛質人才"自主選拔的復試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