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學院2012年招生簡章(11)
2011-12-23 19:36:08浙江傳媒學院
第三部分:二級學院及專業介紹
。ㄒ唬┎ヒ糁鞒炙囆g學院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教育質量工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其前身是浙江廣播電視高等?茖W校新聞系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創建于1984年。2000年底,經國家廣電總局審核批準,播音專業從新聞系剝離獨立設系(播音主持系)。2007年6月,學校機構改革,在播音主持系的基礎上,組建播音主持藝術學院。20多年來,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以其辦學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課程設置合理,教學設施完備,人才培養模式符合一線實際需要,畢業生群體的社會影響力大力優勢,躋身全國同行業領先行列。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是浙江傳媒學院最具影響力的二級學院之一。
專業介紹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主要為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影視制作公司及相關單位培養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系統的文化與科學知識、專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語言學科高級專業人才。
作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本專業依照特色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學生個性特長,在第二學期末開始采取考察甄別、導師建議、雙向選擇、相對定向的方式,將學生按“新聞評論類播音主持、社教服務類節目播音主持、綜藝娛樂類節目播音主持、廣播類播音主持、播音主持藝術教育類”等柔性模塊方向分類分層因材施教。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播音學概論、漢語語音學、藝術語言發聲學、播音主持創作基礎、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應用語言學、新聞與傳播理論、表演基礎、形象造型與形體等。
2、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影視配音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面向21世紀文化藝術事業產業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藝術學、播音學、表演學、中國語言文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各類影視制作機構、新媒體和其他傳媒機構、大專院校及相關單位從事影視配音工作、影視配音教育教學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影視配音藝術概論、普通話語音與發聲、影視配音創作基礎、電視片解說、廣播劇演播、影視配音作品經典解讀、文藝作品演播、才藝訓練、譯制片配音、影視劇與動漫配音藝術、影視配音名家研究、影視配音藝術教學等。
3、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禮儀文化方向,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主要為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培養公共關系人員、新聞發言人、非媒體主持人、社交禮儀人員、導游、模特、解說、影視廣告演播、企業形象代表等從事禮儀文化職業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系統的文化與科學知識、專業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禮儀文化學、中外禮儀基礎、公共關系實務、禮儀活動策劃、語言傳播藝術、藝術語言表達、形體造型、表演基礎等。
。ǘ╇娮有畔W院
電子信息學院是我校首批文明單位,現有廣播電視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生共1100余人。主要培養在廣播電視、通信系統、電子等行業中從事信息傳輸與處理,軟硬件的設計、開發、制作、維護和集成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目前已為各地方電視臺、電臺、企事業單位等輸送了大批專業工程技術人才。
現有教工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7人。1名教師入選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級項目共計十余項。
在專業學科建設方面,2007年廣播電視工程專業被立為我院第一個省級重點專業;廣播電視工程學科2009年又被繼續立為校級第二批重點學科建設;2009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也被立為我校第二批本科重點專業。
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學院建有工程實驗中心,現已建成包括廣電工程、廣電通信等六大類共40余個實驗分室,實驗室總資產達2100多萬元。
學院現有兩個校級重點研究所:廣播電視技術研究所和光電技術研究所,學院有12名教師被聘為首批研究員。
專業介紹
1、廣播電視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以視音頻技術為核心,并與計算機科學、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視聽藝術等學科融合的復合型專業。
本專業設有數字電視技術和媒體融合技術兩個專業方向,立足于廣電行業,面向傳媒等相關領域,著重于視音頻信息的獲取、制作、存儲、管理、播出、分發、傳輸、接收等方面,具有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并重,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特色。
培養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知識,具備視音頻技術、新媒體技術及視音頻采編播存管技術、傳輸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在廣電、電信、互聯網等領域從事視音頻技術的研究、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并可從事技術與藝術結合的視音頻制作、網站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通信原理、光纖通信、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視原理、網絡媒體通信技術、電視中心技術、動畫制作技術、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有線傳輸技術、無線傳輸技術、視頻測量技術、全臺網技術、網絡電視技術、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綜合實訓等。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根據消費電子產品開發的嵌入式領域和網絡系統工程設計與維護的通信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應用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知識面廣、工程能力強、基本素質好,能在廣播電視行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各部門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備維護、教學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及應用、數字電視技術、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網絡規劃與設計、嵌入式系統原理和應用等。
3、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下設兩個主要的方向:光電技術和智能網絡系統,光電技術涵蓋光電器件原理及應用、光電信號的變換與處理、太陽能光伏技術等領域;智能網絡系統涉及傳感器網絡,安防監控等領域。為應對市場需求,專業還開設有LED照明、信息處理和顯示等特色課程。
通過培養,使得學生能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掌握光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和顯示技術的基礎理論,具有寬厚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實踐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目前熱門的光電系統設計與應用、智能網絡系統(物聯網)設計與應用、廣播電視終端信息處理與顯示系統設計與應用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與系統、數字系統設計、計算機網絡、通信原理、光電信息物理、光電子技術、LED照明、智能網絡系統、交換技術、數字電視技術和信息顯示技術等。
。ㄈ﹦赢媽W院
動畫學院根據傳媒行業的專業特色及人才需求,開設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兩個本科專業。動畫專業開設于1998年,屬全國較早開設該專業的院校之一,2007年被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為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2010年當選為中國動畫學會常務理事單位。
近年來,學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較為完善的教學設施,F有教職工3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副高職稱11人,博士3人,碩士28人,在校學生790多人。專業教師擔任中國動漫博物館特邀專家、中國國際動漫節美猴獎評委等社會職務。學院與國內各主要電視臺和新聞媒體有著緊密的行業聯系與合作關系,聘請了多位國內外著名動畫、漫畫、廣告及影視特效合成的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
目前學院已建立了有利于師生進行創作實踐的定格動畫實驗室、動畫基礎實驗室、高端動畫實驗室、數字中間片實驗室、動畫與數字影視特技綜合匹配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逐步形成了融教學、科研、創作于一體的機構,師生借助這些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創作和科研活動,實現了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師生合作的多部影片在央視頻道播出受到行業的廣泛好評。教師作品多次獲全國美展及設計展大獎,并獲中國百杰畫家、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獎等榮譽稱號;學生作品多次獲得中國國際動漫節美猴獎提名獎、中國(北京)國際大學生動畫節優秀學生作品獎、全國數字類故事作品獎、時報金犢獎、中國廣告學院獎、北京電影學院學院獎以及全國大學生原創動畫大賽銀獎等獎項。
專業介紹
1、動畫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著力培養既能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與文化藝術事業發展需要,又具有創業精神的藝術創新型與實踐應用型動畫高級人才。為體現本專業應用性、實踐性的特色,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課堂教學采用輔導課和實訓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研究、參與貼近一線實際與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設、動漫之都建設緊密結合的新課題。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動畫視聽語言、動畫運動規律、動畫分鏡頭臺本設計、原畫設計、角色造型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定格動畫、動畫劇作、FLASH動畫、動畫后期合成、影視編導基礎、動畫創作實踐
2、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
本專業主要為各級電視臺、影視公司、報紙雜志出版社、網絡媒體公司、游戲公司等行業廣泛培養具有較高的藝術素質和修養,具備良好的藝術功底,熟悉各種數字影視、媒體設備,掌握一定的數字媒體理論和數字媒體制作技巧,具備數字媒體(包括影視作品)制作、設計能力,著力突出影視特效、影視后期方向制作、設計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系統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的高級專業人才。
除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藝術概論、畫面剪輯、數字合成與剪輯、媒體設計與創意、媒體表現與傳達、電腦三維動畫、三維動畫與虛擬場景、影視特技合成、影視欄目包裝、專業創作、綜合創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