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主招生聯考”風波背后的民意
2011-11-24 10:07:50廣州日報
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消息肯定了“自主招生聯考”方式,明確“試點高校繼續探索自主招生筆試聯考的方式”。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教育部醞釀拆散自主招生聯考”。教育部的消息,讓學生及家長吃了定心丸。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我國自主招生政策多變所致。
從發達國家出臺教育政策的經驗看,作為影響廣泛的民生政策,在出臺政策時,會深入征求意見、舉行聽證會,并提交議會討論、審議。我國的自主招生政策,如果制訂時也能如此,效果會更好些。
當前自主招生的最大問題是,將自主招生與統一高考、集中錄取嫁接,程序設計不合理。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還要求必須參加統一高考,高考成績達到相應條件,方可被錄取。按照這種操作,自主招生就演變為錄取分數優惠,高校就必然用政策搶生源。而考生的選擇權并沒有增加,高校也不會主動提高教育服務質量。
自主招生推行多年來,我國大學的辦學質量并沒有提高的跡象,而且,公眾不理解的是,大學居然對自主招生進學校的學生,也采取和以前完全一樣的培養方式。自主招生聯考遭遇質疑,也因此而起。
筆者是自主招生聯考的倡議者之一,我們提議的自主招生聯考,首先是社會化考試,是由社會機構組織、大學自主認可、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而不是學校間結盟,其次是學業水平測試,重在考察學生的能力,而不是與當前高考相似的學科考。可是,這在實際操作中卻走調變形,自主招生聯考變為了聯盟,學校集團作戰“圈地”搶生源。這就無怪乎近年來不時有傳言說自主招生將被叫停、自主招生聯考將被拆散,這是一種民間情緒的表達。
為此,我國教育部門和大學必須反思自主招生存在的問題,在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給出明確方案。其中,有兩方面必須明確。
其一,必須打破自主招生與集中錄取的嫁接,這種不倫不類的方式限制了高校自主權和學生選擇權。具體而言,可實行基于聯考基礎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參加聯考、面試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不再要求參加集中錄取,也可實行立足于高考基礎之上的自主招生。
其二,必須在推進自主招生改革同時,推進大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這是保障自主權被合理使用的基本制度,如果有這一制度,大學的教育權與行政權分離,行政無法干擾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政策將由獨立的招生委員會制訂并監督執行,這就提高招生標準的科學性,也可推進招生公開公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