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校長解讀:2012年南開大學自主招生新亮點
2011-10-21 15:21:43城市快報文章作者:胡春艷 于海珍
當初旨在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高校自主招生,自去年形成“北約”“華約”等高校聯盟后,一度又被質疑為“小高考”“掐尖兒”。到底該如何培養人才,選拔人才?19日,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與全國百所重點中學校長座談時呼吁,“大學和中學的素質教育應盡早無縫對接。”而在這場大學校長和中學校長直接對話的論壇上,如何推進素質教育、完善人才綜合評價體系,成為討論的焦點。
熱點1: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龔克:更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今天講的素質教育與幾十年前已經不盡相同。”龔克說,素質教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當時的主要指向是為學生減負,但如今要在各級各類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并將之作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題,其含義已經發生轉變。龔克稱,素質不能與知識、能力相剝離,素質教育更不是簡單的“吹拉彈唱”,而應該包含并超越知識與能力。今天開展的素質教育,不僅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更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這是趨向“以人為本”的教育真諦的有力回歸。
素質教育,知易行難。龔克指出“難在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融會貫通,難在綜合評價。”
熱點2:為何學生總是這么累?
龔克:教育應從小學到大學一以貫之
“教育應該從小、中學到大學一以貫之。”龔克說,在整個素質教育過程中,中學與大學的銜接有待加強,與此配套的綜合評價體系也需要完善。
許多學生和家長也把中學固有的人才評價標準裝進腦袋,帶進大學。推行素質教育曾遭到許多家長質疑,他們認為學習與高考科目無關的知識,將加重學生的負擔。“這實際上提出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問題。我個人并不認為孩子越早上大學就越具有競爭力。為此我曾問一所辦‘少年班’的名校校長。他告訴我,這些同學的優勢并不在于學生年紀小,而恰恰因為他們沒有上過高三,強化的應試訓練容易扭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龔克說,解決問題必須要大學與中學協同創新。
熱點3:為何大學生就業壓力大?
龔克:知識寬厚、能力強,就業不會難!
“很多大學生反映就業壓力大,但如果大家真正做到了知識基礎寬厚、能力強、素質高,或許就業就不會再那么困難了。”龔克表示,知識豐富、能力過硬,并且品格高尚、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促進就業,不僅要著眼于專業技能,更要著眼于全面素質。”龔克指出,要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單單是死記硬背一些知識,學會主動更新知識儲備,還要讓學生“能”合作,使其具有團隊精神。
南大自主招生明年有啥亮點
昨日,南開大學2012年保送生、自主招生政策出臺,新的自主招生政策為數理化、有超常創新實踐能力及有文學語言天賦的學生開辟了成才“蹊徑”。學生有自薦和中學推薦兩種方式參與自主招生。凡被認定的自主選拔錄取人選如高考總分(含附加分)高于我校同類科目在當地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時,可加5—10分按照考生填報的高考志愿安排專業。
具體要求:1.高中階段在下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中獲得二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1)全國高中數學聯賽;(2)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3)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4)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5)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2.有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在科技發明創造方面有優異成績者。3.具有文學、語言方面的特殊才能,并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一等獎或在創新英語作文大賽中獲優勝獎者。4.全國示范性高中學業成績優秀、名列前3%的綜合素質突出者可自薦申報自主選拔錄取考試,學校根據報名情況和學生綜合素質擇優選擇。5.全國示范性高中推薦的學業成績優秀、名列前20%的綜合素質突出者,符合此項條件者必須有相關中學的推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