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經典素材:“郭美美”事件(5)
2011-09-27 15:04:07新浪博客
郭美美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盧星宇高調公布善舉,這是一場不合時宜的舉動,以不合時宜的身份,在不合時宜的時間里,在公眾面前冒出。郭美美事件尚未真相明了,又一場類似的畫面上演了。火上加油的是,正當北京市關閉、拆毀多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同時,有這樣一群中國人不遠萬里,不惜大代價去非洲建設希望小學,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
按照慣例,這個慈善組織將對所有捐款提成10%作為管理費,也就是從15億元里提成1.5億元。組織者盧星宇身上的標簽有,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傳媒專業畢業、中非希望工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全球華商未來領袖俱樂部秘書長。四處張揚的宣傳資料中,無一例外都醒目標示著這些身份,唯恐別人不知。
這是一個行事高調的主。她還不滿足于捧著這些身份走上公共平臺去面對閃光燈和錄音筆,她高調宣稱,“大學畢業即致力于全球華商未來領袖服務工作和華商慈善公益事業。與數十位政界首腦,上百位商界、文化界名流親切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人脈網絡,被譽為華商世界‘最年輕的社會活動家’”。
在資訊發達時代,人們已經沒有如以往那么容易上當受騙,不再一不小心就被模范榜樣感動得淚流滿面。相反,越來越多的模范人物,被人們剝下一張張畫皮。高調標榜自己,炫耀自己的功績與人脈,導致人格力量的消退和品性的黯淡,這只會加速社會對她的懷疑。很簡單的解釋,人們需要一個人來管理他們發善心捐獻的錢能用到妥善之處,那么,他們愿意選擇一個圣徒般虔誠、低調的人物,還是一個四處招搖、話不著邊的人?
可供懷疑之處,圈圈點點,滿紙都是。加州州立大學傳媒專業,是個什么樣的文憑呢?它的入學需要什么條件,它在美國政府那里有什么程度的認證。我Google了一下,國人畢業于此校此專業的,暫時只找到盧星宇一人。我這不是苛求誹謗,對于一個公眾人物,這種不算細節的履歷公布,是體現一個人的誠信度。世界杰出華商協會、全球華商未來領袖俱樂部,這些又是什么名堂呢?我知道很多的協會,之所以設立,就是為了給自己頒獎、褒獎,或者與公權力合謀向某一行業的同仁們騙點小錢。民政部的公務人員告訴記者,世界杰出華商協會目前沒有在民間組織管理局處登記。
更大的罅漏被人一一發現。存在1700萬元差額的捐款數目對賬、不見公布的賬目、由私人公司掌控的公益項目、父親盧俊卿的發家史……假以一天、兩天的時間,還會有更多的漏洞和讓人疑惑之處冒出水面。網名人肉、調查記者跟進,相信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圍觀了。此時此地,郭美美多半會長舒一口氣,終于有個不識相的人替我吸引火力了。
“非洲助學”該不該與怎么做
一面是北京24所打工子弟學校被關,一面是“中非希望工程”打出“在非洲斥資15億元、援建1000所希望小學”的旗號,兩相對比,刺激強烈,加上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等因一系列丑聞陷入公信力低谷,輿論和網絡上遂一片大嘩,有人質疑“有這些錢為什么不給民工給非洲”,有人稱肯尼亞等非洲國家“100%入學”、教育狀況遠好于中國,無需作人情,更有人發揮“人肉搜索”的特長,指摘出“中非希望工程”及其承辦單位“世界杰出華商協會”、項目執行主席盧星宇諸多疑點。
情感終究是不能代替理性的,“非洲助學”究竟該不該?所謂“中非希望工程”應如何看待?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向非洲助學是完全應該的。
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11年度報告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小學凈入學率僅76%,居世界倒數第一,遠低于發展中國家89%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球6700萬失學兒童中,3200萬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兒童,占總比重48%;2009年非洲青年識字率為72%,同樣是世界倒數第一,遠低于全球89%的平均水平;在“輟學兒童無法返校率”排行榜上排名1-5位的均是非洲國家(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和幾內亞);非洲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難民和難民營,而據聯合國統計,73%的女青少年和66%的男青少年在難民營中會輟學,37%的難民兒童根本無法上學。
聯合國、發展署和教科文組織等多次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教育的援助力度,前述“千年發展目標”年度報告也對教育援助僅占人道主義援助總額2%提出批評,近年來各國官方及民間組織都不約而同加大了對非洲教育的援助投入力度,這其中不僅有美、法、德等發達國家,也有印度、馬來西亞、黎巴嫩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從紙面上看,“中非希望工程”是一個民間籌集善款,并投入非洲助學的項目,理論上并不耗費“納稅人金錢”;這個項目和國內的希望工程并無關聯,即便中輟,其計劃中的善款恐怕也不會用到國內的打工子弟學校上。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兩碼事,應該一碼歸一碼。
但這并不是說這個“中非希望工程”就沒有問題。
正如許多觀察家所發現的,不論“世界杰出華商協會”,該協會的負責人“巨富”盧俊卿,還是“中非希望工程”的執行主席、盧俊卿的女兒盧星宇,其背景、實力和言行都有諸多疑點。當然,作為公司性質的民間機構,盧俊卿的背景和財力、盧星宇的資歷和年齡,理論上都不是其擔綱這一項目的障礙(國外大慈善家有時甚至會讓襁褓中的嬰兒掛名慈善項目,只要他樂意),但倘若這個項目真的是“草臺班子”吹起的肥皂泡,人們也有權用腳投票,不予信任。
熟悉非洲情況的朋友都知道,非洲華人組織喜歡用大頭銜唬人,什么“西非華人××會”、“全非洲華人×××理事會”,實際上多半是局促于一城、甚至一城中一隅的夫妻店、同鄉會,目的是借此釣國內部委、官員、名流、地方和大企業,再用“雄厚的國內上層人脈”作虎皮,為自己在國內融資、在非洲當地開路行方便,撈便利。
由此可見,“中非希望工程”真正應該質疑、擔心的,并非“稅款外流”或“影響國內希望工程”,而是這個項目本身可能會是個兩頭挑籮筐的細扁擔,背景和資料大有可疑的“世界杰出華商協會”和盧家父女所想的,恐怕是借所謂“非洲影響力”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及諸多掛名“大人物”的力,撬動中國民間善款的“聚寶盆”,“協會”也好,“富商”也罷,不論真假都無需自己掏錢,所謂“15億”,實際上是看中了大家的錢,即便他們對這“15億”本金的確沒有非分之想,10%的管理費也足以讓他們成為如假包換的真正富商。
由此可知,媒體、公眾所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這個“非洲希望工程”項目本身是否上述“釣魚工程”,盧氏父女和那幾個“大招牌”,是否值得中國慈善家和普通善心人士的信任,并放心將捐助非洲失學兒童的使命———或干脆說錢———交給這樣的人和機構。
非洲雖然貧窮落后,政局不穩,卻也是各路慈善機構和民間組織云集的舞臺,資訊發達,渠道通暢且多樣化,在“中非希望工程”項目真相大白之前,有心人可以通過這些渠道,為非洲失學兒童貢獻一份心力。
對于在非華人組織“大帽子”滿天飛的問題,有關方面和國人也應有充分認識,事實上,類似可疑的涉非融資項目,“中非希望工程”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