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學子被清華大學錄取 打工湊學費
2011-08-04 15:40:25河南日報農村版文章作者:丁需學 樊建偉
平頂山市一中文科應屆畢業生尹西明今年以總分657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國際班)錄取。手捧這張來之不易的通知書,尹西明的臉上少的是喜悅,多的是愁容,原因是家庭太貧困。
屋內滿墻的獎狀
7月31日,記者來到了尹西明的家。這是位于汝州市紙坊鄉康街村西的一處偏僻、破舊的農家小院。
走進昏暗的屋內,空氣中散發著一股霉味。3間年久失修的瓦房房頂露著光,土坯砌成的墻壁上已經出現裂縫。剛剛下過一場陣雨,屋頂還不時地向下滴水,地上、床上、桌子上放著幾個接雨的水盆。西側的套間內是兩個用磚塊壘砌的糧食池,一個盛著麥子,另一個盛玉米的池內已經空了。西明的媽媽說,西明在家時就睡在麥池上。
屋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南墻上貼著的20多張尹西明小學和初中時的獎狀。西明的媽媽說,獎狀太多了,還有很多都沒有貼。
省吃儉用考大學
尹家臨街的幾間三四年前蓋好但未進行粉刷的平房,窗戶都是用塑料布遮擋著。當初蓋平房時,為了省錢,能干的活都是家人自己動手。平房主體工程完工后,尹西明的奶奶重病不起,家里借了不少錢仍未能挽留住其生命。由于操勞過度,西明的媽媽也落下重病,至今沒有完全恢復,每天需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
為了弟弟能夠上學,比尹西明大一歲的哥哥尹東旭輟學,隨父親外出打工。
高一時,學校的稀飯2角錢可以隨便喝,西明盡量多喝稀飯,太餓時,他就用6角錢買3個饅頭,多喝幾碗稀飯,經常是一頓飯一兩塊錢就打發了。為了節省路費,尹西明很少回家。3年間,他沒有進過一次汝州市區,學習用品都是初中時的獎品。每次回家,他都是從平頂山坐車到汝州東環的汝郟路口,然后坐“摩的”回家,因為這樣可以比乘公交車節省5角錢。
要靠雙手養活自己
尹西明身上運動褲的褲袋口、膝蓋處都磨出了洞,深藍的褲子洗成了灰色。媽媽尷尬地說,幾乎沒有為西明買過新衣服,這條他哥哥穿過的運動褲,西明已經穿了兩年半。
尹西明介紹,每學期的學費、生活費用大概需要1萬多元。父親和哥哥在外地打工,母親治病還得花錢。現在,家里僅僅為他籌集了4000元的學費。為了籌集學費,尹西明也在汝州市區的一個建筑工地找到了活,由于身材瘦小,工頭每天只給他50元工錢。
“父母親為我付出了太多,我已經長大成人,不愿再給家里增添負擔。我想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這些年,有許多好心人和愛心企業給了我很多幫助,我會珍惜清華大學的學習機會,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尹西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