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中生最向往的20所國內高校盤點
2011-08-01 15:23:02新浪博客
清華大學
號稱“半國英才進清華”,學校規模并不大,集中了全國最多的優質資源。清華校長稱已經成功從政府搞到北京市黃金地段的大塊地皮可用來建設大量的教師宿舍。
歷史上以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以及研究院講師李濟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形成了著名的 “清華學風”。現在人文學科是清華比較薄弱的學科,但是以清華大學這樣的平臺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引進一批人文大師是很容易的。
北京大學
被公認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在中國現代史上,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等運動的中心發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現在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亞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現藏書1046萬冊,電子圖書及期刊逾7億冊。北京大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全國第一,社會科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實力相當。北京大學理學綜合實力全國第一,醫學全國第二。
復旦大學
聲譽和生源質量為全國第三名,江南第一學府。人文社科全國前三名,數理化生綜合實力全國第二名,醫學是全國第三名,微電子學全國前三名。“七五”、“八五” 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作為全國第二名的文理綜合性大學,復旦大學在理工醫的高端拔尖人才培養很強大,理工科精度很高。自1952年以來,復旦大學(含原上海醫科大學)共培養了78名院士,僅次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其中復旦(含原上海醫學院)培養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有53人,排名全國高校第二位,僅次于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主體西遷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了大量的資源支持,“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8名。有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點,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有1個國家實驗室,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863”國家技術網點開放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由中國老一輩功勛科學家和老一輩革命家共同創辦的新型理工類高校,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唯一一所所高等院校,是我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實驗室的高校。“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宏偉目標、“不要命的上科大”的拼搏精神和攀登科學高峰的定位讓人震撼。辦學方式是“全院辦校,所系結合”。作為基礎科學、前沿科技、戰略性高新科技為主的高精尖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當選院士的比例高達1‰,高端拔尖科技人才培養精度全國第一,理應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