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海淀區一模物理試題分析及復習建議
2011-05-03 19:11:58高考研究中心文章作者:于亮老師
如果說零模考試是小試牛刀的話,一模讓同學們真正感受到了高考的氣氛,從出題到閱卷,最后到排名讓我們首次參加高考的同學感受到了什么是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次考試的成績對填報志愿起著重要的參考意義,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一模的的分析把握高考的動向做最后的沖刺。
海淀試題依然延續以往的傳統,試題總體較難,思維量信息量較大,在考察知識的同時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過考核知識及其運用來鑒別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
一、試題結構未見變化
物理部分依然為813結構,即八道選擇,每道6分,單項選擇,共48分。一道實驗,有兩問共18分。三道計算,分別為16分,18分,20分,總分120分。與去年高考沒有變化,相信今年的高考試題的形式不會有任何變化的。
二、試題內容相似
本次試題的內容與10年高考題內容相似度極高,選擇題分別考察近代物理,光學,機械振動機械波,天體運動,估算題,演示實驗,電磁感應,信息中提煉圖像。實驗題有所差異,10年高考只考了電學實驗,而今年海淀一模試題出現了力學電學兩個實驗的傳統形式。計算題考察的也極為相似,22題都考察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牛頓定律,23都考察帶電粒子的運動中的科學技術,10高考為霍爾效應,海淀一模為回旋加速器,24題均考查動量能量的綜合問題。
三、能力的考查
物理學科考查的能力主要有五種,它們分屬基礎的和較高的兩個層次。基礎層次的能力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實驗能力。較高的能力有:應用能力和探究能力。13、14題主要考查對知識的理解能力,15、16、17主要是考察推理能力,17題也考查了對知識的探究能力。18考察推理能力的估算問題。19、20考察了全面的綜合能力。21、22考察實驗能力,最后三道計算題考查綜合能力
動量與能量相結合的問題又成了今年的一個熱點,作為壓軸出現。對于"多體單過程問題"、"多體雙過程問題"、 "多體多過程問題"、"雙體多過程問題"、"碰撞的可能性問題"、"含有彈簧的動量與能量問題"、"廣義的人船模型"、"繩聯體模型"等要全面著力強化。本部分內容與STS聯系較緊,既是物理學的主干知識,容易體現新課標的 "關注科技前沿"、"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教改理念。比如,結合"神州六號"的"逃逸塔"同學們就可以設計一個關于動量與能量相結合的問題
帶電粒子的運動成為方向性題型,今年不但是海淀,在幾乎各區的一模23題中都出現了該題型。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問題是力學和電學知識的大綜合,主要考察力學綜合的分析方法,使用牛頓定律,能量動量的規律解決問題,還要注意在各類問題中還可能出現"恰好"、"最大"、"最高"、"至少"等詞語為突破口,挖掘隱含條件,根據臨界條件列出輔助方程。科學技術問題也是熱點問題之一,涉及的問題常有諸多聯系實際需全面運用相關知識進行綜合處理的內容,如示波管、帶電粒子速度選擇器、質譜儀及帶電粒子直線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等,應深入具體探討、全面靈活分析.
探究能力直接在實驗中體現,21題的(1)中考察的探究動能定理,探究性實驗成了我們關注的一個熱點。有很多同學搞探究和驗證的區別,導致無法下手。做題時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實驗目的,是設計還是探究還是驗證
電磁感應綜合問題雖然出現在了今年選擇題19的位置,但是這部分內容考查知識的全面性是其他部分不能比擬的,所以我們依然要重視起來。
模型的構建能力依然不能小視,18題就要我們建立一個太陽發光的模型,20題中運動合成分解的模型,16題的天體運動中的公轉模型設計都非常巧妙,17題演示實驗考察也是每年必考的問題,同樣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四、備考建議
為了同學們的備考少走彎路,使以后復習更加具有針對性,我們結合一模命題的特點、近幾年高考物理的命題趨勢,提出以下建議。
1、 綱舉目張,層次分明
由于現在時間緊任務重,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拉網式復習了,要打破章節的極限,對原有知識進行再整合、再系統、再加深,螺旋式提高。從整體上可以分成,力學綜合問題,動量能量綜合問題,帶電粒子的運動,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實驗問題,基本問題(光學、原子物理等)
2、 查漏補缺,重點整合;主干知識,著力強化
對中自己掌握的不理想的地方,自己要主動查找、進行模塊梳理整合,加強練習,不必完全與老師同步。對物理學的主干知識,要著力強化。主干知識主要用:動量能量綜合,帶電粒子的運動,電磁感應綜合問題。這三個主干知識主要在18分,20分,還用選擇題的最難的問題出現,這些知識分值高,整體性強,容易短時間集中突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細品教材,針對訓練
在選擇題中的有大概三道教材上直接提煉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光學,原子物理,近代物理,尤其還有演示實驗,都要通過我們再次細細品位教材才能掌握,而且用很多問題都是直接來源于教材。
4、積累經驗,蓄勢待發
在一模后我們會做很多的模擬題,尤其是理綜,我們要積累的不僅是知識的經驗更多的是應試的技巧,生物鐘的調節,情緒的調節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這段時間里慢慢的體會去積累,去蓄力,等待高考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