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2011高招政策穩定 新增能源經濟專業(2)
2011-04-15 14:07:15騰訊高考
劉甡:對。
主持人:有網友提到說,“人大在吸引高分優秀考生有沒有好的政策?”
劉甡:大家關心吸引高分考生方面的政策,我想人民大學在專業上有一個特點,就是以大類專業招生為主,還有兼顧一些按專業招生,大類招生就是設定一個大類,這些學生招進來是按大類統一學習基礎的專業課程,在二年級的時候再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根據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考核再去分流專業,按類招生可以說對考生的一種吸引。
再一個是,我們今年可能會在北京推出一項新的政策,達到我們在北京錄取學生的前20%,前20%的學生我們原則上是要滿足他的第一專業志愿,所以這是對考生的一個比較大的吸引。前20%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應該說這些學生是都能夠考取北大、清華的。
主持人:這也算是一個優惠政策了。
劉甡:對。
主持人:我在網上看到有這樣一個網友評價我們學校。說中國人民大學是這樣的一所學府,當你看它第一眼的時候會珍惜時間,當左腳邁進去,就會非常想邁進去第二腳。現在有一個情況是生源銳減,近幾年是非常嚴肅的話題?
劉甡:是現實的情況。
主持人:生源銳減對考生是一個機會,您是怎么看待的?
劉甡:生源減少各省市應該是一個普遍的趨勢,跟我們國家人口出生率有關系,但是對于所有的廣大中學生來講,從總體數字來講可能高等學校的入學率提高了,為什么?因為生源減少了,但是各高校的招生計劃應該是沒有減少,總體盤子還是那么大。這樣從總體上來講,可能大家都覺得入學率高了。但是據我們也了解,重點中學,基礎教育的重點中學他們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慢慢地規模逐漸擴大,甚至比前幾年有的學校有了大規模的增長,所以重點中學的生源可以說并沒有減少。那么這些人在競爭這種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的時候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想同學們還是不要掉以輕心。
主持人:對。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每時每刻要提高警惕。
劉甡:對。
主持人:有網友提問,“人大新聞系是什么政策,最熱門是什么系”?
劉甡:人大新聞系可以說跟其他院系是一樣的。錄取政策涉及到第一政策性加分承認不承認,第二專業級差怎么來算。現在趁著這個問題我也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一些相關的招生原則。
主持人:好的。
劉甡:政策性加分主要是各省市招辦投檔的時候加上這個分數,原則上都是承認的,但是最高不能高于20分。
再一個就是我們學校按照專業級差來進行專業錄取的,專業級差怎么講呢?可能每年的家長都會問到這個問題,而且每一個學校的招生章程中關于專業級差的設計、分數也不太一樣,人民大學是按照1分、2分或者是3分這樣一個級差來設置的,比如以北京為例,北京是五個專業志愿,1、2,3、4,4、5之間,如果是設置1分,全部以1分為梯度,如果設置為2分,就全部以2分為梯度。通俗一點的話說就是,我們用1分去試,假如有10個同學調劑,如果用2分來試,用兩個同學進行專業調劑,我們認為2分是合適的。
主持人:有一位網友提到,錄取的相關程序,包括對投檔考生學校對看思想方面評定嗎?
劉甡:思想方面的評定,我們會參考,包括現在很多省份也都進行了綜合素質評價的改革,從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會有很多的綜合素質的評價報告,這些東西在投檔的時候也會一并投給我們,這樣我們會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但是我們還是主要以高考的分數為主,在同等條件下,分數相同情況下會重點參考評價報告。但是一些特殊綜合素質非常好的學生我們也會重點給予考慮。
主持人:劉老師,您覺得在高考的時候選擇學校和選擇專業這兩個方面,您覺得哪個更重要一些?
劉甡:可以說選擇學校和選擇專業,每一年考生和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應該來講,我個人認為如果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明晰的規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么,很清楚,而且自己的職業興趣或者是專業興趣很濃厚,那么你可以選擇專業為主,選擇高校為輔。
主持人:對。
劉甡:如果你對自己將來做什么并不是很明確,很模糊,也沒有明確的專業興趣,我覺得這種情況下還是以選擇學校為主,以選擇專業為輔。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建議選擇綜合性的院校。為什么?因為你可能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包括自己將來要做什么還是比較模糊的,那么我想我們碰到了很多家長和考生,應該說是大部分還是比較模糊的,對這方面沒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那么這個時候如果你進入到一個綜合性的院校,那么你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比如說以人民大學為例,我們有人文社會科學、有理工學科,你在人民大學學習理工學科,你也可以聽到人文社會科學的講課,也可以去上課,可以開闊視野,將來就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有準備、有意識地去向著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目標去規劃,我想這個效果應該會更好一點。
如果你不清晰,你學了一個專業之后,也可能很容易愛上這個專業,因為你當時高考選擇專業的時候并不了解,但是你真正鉆進去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東西也很適合我。
主持人:對。
劉甡:再一個就是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太過于苛刻、挑剔,不要社會上什么熱我就去追什么,人云亦云,還是要以自己的興趣特長為主,比如現在很多學生都在選擇金融專業或者是金融工程專業,但是我們其實不知道很多學習財務、會計,包括經濟管理的,甚至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的,畢業之后都能夠在金融單位從事財務金融的工作,而且一個單位的人才結構也是非常豐富的,也不是很單一的,不是銀行、證券公司就只要學會計的學生,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你學習什么樣的專業,其實對一些學生并不是特別重要的,你說它重要嗎?其實也很重要。如果你沒有興趣可能學不進去,但是不要太過于的挑剔。
關鍵是你在四年當中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一個規劃,會朝著這方面去準備。比如說我就喜歡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那么你就研究金融方面的工作的崗位要求是什么,有什么樣的素質要求,那么朝這方面刻意準備,我想在你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也會非常歡迎的,而且你有不同的學歷背景,可能用人單位更是一個復合型的人才,可能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