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模后沖刺全攻略:切勿松懈 適度調節
2011-04-15 09:56:43北京晚報
一模不僅是考生進行階段總結的重要時刻,同時也是所有高中校進行復習調整的關鍵節點。考生對自己的一模成績持滿意態度嗎?記者得到了不少否定的回答。“學生們總會希望自己成績好一點,再好一點。”陳經綸中學牟成梅副校長解讀到,多數學生會認為成績屬于正常,只是還不夠努力而已,因此還有提升的空間。雖然這種想法看似是一種頗為積極的備考狀態,但牟校長認為也存有潛在的隱憂,“越是這樣想的學生,就越不容易立刻努力起來。”一模過后,考生需要的不是喘口氣的機會,而是適度調節。
心態排解:家長做好側面協助
廣渠門中學教學主任邢穎建議考生,對于一模成績,考生應該客觀看待,既不能說如此嚴肅的考試成績高低無所謂,也不能過于樂觀認為還有提升的空間只要肯于努力。一模過后首要理性分析試卷:哪些分數是自己真實水平的體現,哪些屬于臨場超水平發揮所得,又有哪些只是自己的偶然失誤導致的分數下降。將這些卷面信息分析好后,考生就會明確自身的優勢、劣勢,同時也要和上學期的期末統測水平做以平衡,通過對期末及一模考試的全區排名,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相對位置,也便于為未來的努力方向設定目標。
其二,作為教師,不少高中校也希望能夠對考生家長提出建議。家長不要有求必應,對考生過度放縱,同時也不要關注過度。“高三家長的辛苦狀態可以理解”,高三一線教師陳老師告訴記者,有時候測試剛剛結束不久,教師還在判卷子的時候就能夠接到家長的詢問電話,要知道,考生家長的焦慮心態會放大數倍傳遞給孩子。因此,學校建議家長做好對學生的側面協助,共同減緩壓力。
同時,記者從不少高中校獲悉,一模后,學校更加注重高三教師“全員德育”的概念,即要求所有的教師都要能肩負起班主任的責任,都能根據學生的愛好、學習特點進行學科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配有專職的心理老師跟進。
本學期起,各高中校陸續在高三年級舉辦了成人儀式,并邀請家長及其他年級學生共同參加。將時間設定于高考備考過程中,學校一方面希望學生和家長能夠在高考過程中增加一些親情溝通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及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而成人儀式本身的作用,是在告訴18歲的學生們從即日起要擔負一種責任,無論對自己、對父母還是對社會,敢于擔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認知,借此對高考備考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引導和調動。
學校安排:一模后沖刺“做減法”
“題海浪大會翻船。既然是考試必然離不開考題的儲備,作為高考輔導的引導者,高三教師的精選習題工作非常關鍵。”牟成梅副校長告訴記者,今年寒假,陳經綸中學高三年級沒有補一天的課,而是將教師集中起來進行集體備課,以保障開學后同一課程的教師均采用同樣的教案授課。“在制定教案時,既要考慮到學科的思想、邏輯和方法,也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如何讓學生學會要比弄清楚解同一道題到底能有多少種方法更加重要。”
假期集體備課最大的收獲不在于教案的統一,而是教師觀念的變化。觀念的轉變讓高三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的時候,在行為上也無意識地發生改變——抓學科的本質,考慮學生的需求。另外,對高考的研究和學科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模過后,各學校高三年級容易出現的情況是,各科教師抓學生的一切時間完成本科目的沖刺復習工作。因此,不少學生反饋一模過后的做題量有很大幅度的提高。高考專家對此認為,各科都要抓學生的課余時間難免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高三復習以校內為主,這是多數學生的復習安排。那么,強調課上落實,課堂效率的提高,就是特別重要的要求。在這方面,有經驗的教師會去重點琢磨最后的復習工作到底如何開展,課上講的、布置給學生完成的練習題目如何篩選,才能真正同考試的方向更加吻合。
現階段的復習,最難的是要做必要的減法,學生的負擔才能夠減下來,復習效率也才能夠提高上去。
復習要點: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
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只占到高三全年復習的20%左右。但業內人士認為,一模過后這個時間節點如果抓不好,就會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味。
人大附中高考語文名師于樹泉表示,一模后至高考前,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黃金時期。畢竟,高三前半程復習中,有些課程還沒有結束,有些課程邊上新課邊復習。而今,所有高中學校不僅做好了結課也都完成了一輪復習,正是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時間。同時,通過一模的檢測,學生可以發現問題,找出自身薄弱環節,如何調整以查缺補漏就顯得特別重要。
“人大附中學生愛說一句話,‘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這是最要緊的復習原則。”于老師認為,高三老師通常都有多年高考輔導經驗,他們深知考生后兩個月應該如何發力,畢竟備考時間寸金寸銀。老師尤其是名師的指導作用,對學生的引領十分關鍵。
因此,最后的兩個月時間,各個成績水平的考生都有自身的薄弱環節,或是弱勢學科,或者學科中的薄弱知識點。對于這兩種薄弱點,考生最后的備考工作需要分針對性和可提高性兩個角度予以看待。如,考生的語文閱讀和語文作文均屬于弱項,有經驗的老師會告訴學生應該抓什么,應該放什么。“我更建議學生選擇更具提高可能性的方向進行努力——語文作文。”于老師解釋說,高考作文滿分60分,而閱讀僅有18分,并不是說要比較哪一塊考查內容所占據的分值高,而是說即使把高中三年的語文都壓在閱讀上,也不一定能有足夠的把握可以在高考語文閱讀上拿到最高分。
即將面臨志愿填報,考生很容易出現分心、心浮的情況,一模過后對于弱科的復習就更容易變得六神無主,手足無措。因此,這個時候跟著富有經驗的高三教師復習最為關鍵。高考教師最重要的作用是穩住學生心態,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哪些地方沒有問題,哪些需要彌補,對于存在問題的地方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解決。 本報記者 王怡
專家觀點
處理好一模成績與高考志愿的關系
一模成績與高考成績的相關性較大,這是考生和家長普遍能夠認識到的。然而學生在填報志愿時,絕不能僅以這一次成績作為絕對的參考完成填報工作,而是要從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一模成績、二模成績以及平時成績——高三復習過程中學校所做的練習等。
除此之外,各中學通常會組織教師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學生工作。就西城區而言,很多高中都能做到逐人分析,班主任同科任老師一起,逐一分析學生的情況,每個學科一模是否考得正常,遇到有成績起伏明顯的學生還會分別制定指導方案。
因此,一模成績知曉后,學生在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點上反映出的差距,個性特征明顯。再加上所報考的學校期待、高考成績目標各不相同,考生的個性化復習就顯得頗為重要。一模過后,學生首要保證學習整體水平的基本穩定,這是贏得高考的基本保障,其次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漏洞,準確捕捉自己的弱項,針對漏洞和弱項進行有針對性地復習。在最后的50多天時間里,考生還要注重考試技巧的訓練,如答題時間分配,遇到暫時解決不了的難題如何處理等。對于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高考答題的最高境界,就是走出考場不留遺憾。追求把所有題目全部答對是不可能的,有些題目全北京的考生也沒有幾人能夠答出,關鍵在于發揮出考生的真實水平。
志愿填報,大多數考生家庭都能夠做到父母同考生共同商量決定,但也有兩種極端——父母單方決定,或考生堅決反對父母參與。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共同協商。然而,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一模后千萬不要在志愿上與學生發生沖突,給學生調節到最佳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否則會嚴重干擾考生最后階段的復習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應盡快做好決定,要還給學生非常自然的學習狀態,才能讓學生踏踏實實地進入考場。要知道,高考不過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節點而已。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院長李艷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