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2011年海淀高三一模理綜試卷分析
2011-04-11 16:42:16祝云天的博客
海淀一模已經落下帷幕,有的學校已經閱完試卷,具體的分數統計已經很快就會出來,一個月之前很多學生就開始著手準備一模考試了,之前我對一模考試我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很多學生在考試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意料中的。有更多的人關注排名,指望通過用一模成績來作報志愿的重要參考,也有更多的人關注北京市排名,可是現實中市排名有固定的模式,當熱準確度也不高,事實上,不管是從教學的角度,還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還是從排名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試卷分析都是有必要的,我們通過試卷分析,了解高考的命題方向,從多種角度看待自己在過去的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用多種指標衡量各區試卷之間的差距,等等。在這里從點評理綜卷開始:
1. 評判一份試卷的質量好壞,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是否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
(2)是否符合新課改命題的思想內涵。比如說以新的標準來整合教材,挖掘文本,知識點衍生運用范圍與視野,等等。
(3)是否符合高考命題特點,體現命題導向。
(4)難度系數的把握,因為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如果說一分試卷不能體現學生之間的分數距離,說明分量還是不夠的。
(5)模考卷對下一階段教學、考生復習的指導方向的指引程度。一直在說,模考試卷是中學教師的出的試卷,而高考試卷是大學老師設置的試卷,之間有一定的差距,這樣的差距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彌補,學生在訓練中有所把握,才能做好模考與高考試卷的銜接,特別是命題思想和方向的銜接。
2.2011年考試大綱的新變化有哪些?
(1) 試卷不分一卷和二卷。(這次各區試卷把一卷變成選擇題部分,二卷變成非選擇題部分)
(2) 參考樣題有變化,理科綜合參考樣題總量有所增加。
(3) 理綜的生物知識內容表中的少量內容進行了調整。
3.本次理綜卷(理化生)各科題目的特點:
物理科目:
(1)選擇題部分:前三個題目和第18題,都是非主干知識方面的內容,都是選修3方面的內容,高考命題格式也是這樣的情況,特別是第16題,涉及到了“嫦娥二號”這體現了與新信息構建聯系的特點。但是選擇題其余的題目基本上都考查電學知識,電學知識作為主干知識當然要重點考,但是在選項的設置上難免單一,只考學生理解應用能力,只要學生對題目的意思理解了,還是很容易出現做出來的,我覺得一份高質量的試卷,應該在選項上加一些陷阱,讓學生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解答問題,例如極限法等等。
(2)實驗題部分: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探究動能定理,電阻絲測量,這兩道題目都是傳統的題目,中規中矩,考查學生的基礎,沒有體現創新性。只要基礎知識稍微扎實的學生,做這樣的題目不難。
(3)計算題:
第22題,知識點為牛頓定律結合平拋運動,這個題目也屬于常見題,所以難度不大。
第23題,在物理計算題中,屬于信息題,體現高考:
分析綜合能力:
分析能力就是分析物理的狀態,引起狀態變化的物理過程和可能出現的物理情境,講物理狀態與物理過程有機的融合為一體,建立完整的情境模型。同時注重挖掘試題中有效的解題信息、隱含條件,找到解決物理過程的主要因素,排除干擾因素,綜合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的聯系,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這是順利解題的基礎。
分解問題的能力:講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問題,就是把一個復雜的物理過程分解成幾個關聯的子過程,如果有必要,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來解題。
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在記憶一些物理規律的同時,還應該掌握一些數學的推導的方法,運用數學模型去理解、和解決問題。
那么這個題目以粒子加速器的原理為載體,考查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問題,如果說這個題目學生帶著一種壓力去做,思路肯定受到題目篇幅的影響,加上時間的壓力,同時這個題目計算起來,一些數字相對繁瑣,所以這個題目應該花費了一些學生很多時間,還有一些學生在做題的時候不細心,導致步驟缺失,計算失誤。等等,所以說這個題目想拿到滿分還是很難的。
第24題,考查一句很重要的話“在系統內合外力不做功則動量守恒”,能量守恒,這個題目是傳統的題目,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特別是主干知識,如果學生基礎扎實,這個題目還是很容易拿到滿分的,如果說這個題目沒有思路,那說明考生主干知識沒有掌握好。
更多關于備考策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