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改綱要頒布 “隨遷子女在京讀高中”被刪
2011-03-25 13:25:36京華時報
“隨遷子女在京讀高中”被刪
綱要正式版本共調整修改近30處
昨天,隨著北京教育規劃綱要的正式公布,未來10年北京教育發展藍圖正式呈現在公眾面前。記者了解到,北京市于2008年10月正式啟動北京教改綱要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北京教育規劃綱要》編制期間,先后組織召開了五十余次專題研討會和座談會,并歷經5輪深入而全面的征求意見工作。對比去年10月公布的綱要征求意見稿,此次公布的綱要正式版本有近30處進行了調整、修改,呈現出四大突出變化。
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指標
在教育事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指標中,“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由征求意見時的42%提升至48%。并對外國留學生規模指標進行了調整,由之前的2015年達到15萬人次,2020年達到20萬人次,分別調整到12萬人次和18萬人次。
增加了“義務教育毛入學率”指標,其中,2009年義務教育毛入學率為109%,2015年和2020年均為100%以上。
解讀
符合建國際化城市定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褚宏啟表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是衡量一個城市人力資源水平的重要指標,北京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人才優勢已成為北京最突出的優勢。因此,適當提高這一比例也是體現北京發展人力資源強市的信心,也符合北京建設國際化城市定位。
學前教育公辦民辦并舉
在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部分,綱要提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形成政府主導、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而在以前的表述中,是“形成公辦為主導,社區為依托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民辦幼兒園已成為本市發展學前教育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同時,在教師隊伍建設部分,提出將“落實民辦學校教師職務(職稱)評定制度。”
解讀
滿足對教育多元化需求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秘書長馬學雷表示,在學前教育中將民辦視為與公辦同等地位,這一改變符合科學發展觀,也是與國家教改綱要中對民辦教育定位是一致的,民辦教育是促進教育改革重要力量和增長點。北京學前教育的發展應積極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探索更多理念和模式,滿足群眾對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此外,針對落實民辦學校教師職稱評定制度,馬學雷認為,這不僅對那些在民辦學校從教的老師來說是一個利好,更體現了政府對民辦教育的認可和重視。
隨遷子女讀高中未放開
北京教改綱要征求意見稿階段,流動人口子女在京就讀問題一度引起廣泛關注。意見稿中曾提出,“將制定來京務工隨遷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辦法,滿足符合條件的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該項措施公布后一度引起社會熱議,并引發了兩種不同的聲音。部分人認為外來人口子女應該享受同城待遇,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北京的承受能力有限,應該制定相關的人口限制政策,教育不能完全放開。
而在此次公布的綱要正式版本中,流動人口子女在京讀高中的表述已被刪除。同時,對之前引起同樣關注的“打造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綠色成長通道”的說法,在綱要正式版本中已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