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專家王明祥解讀:選擇大學的思路和理念(三)
2011-03-17 11:06:00志愿專家王明祥的博客
第四個理念:選擇大學決不能以貌取人、望文生義。
請看這樣一個例子:肖蘭是個文靜秀氣的女孩,從小就對畫畫感興趣。上了高中后,她就立志一定要考上清華大學的中央美術學院?墒俏幕n考試一結束,肖蘭就有點泄氣了。她對照標準答案估分,只有400多分。她聽說清華美院歷來對文化課分數(尤其是外語)要求很高,于是就退而求其次”,填報了中國美術學院,心想,雖然上不了清華,只要能進北京就行。
令肖蘭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她7月初接到“中國美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時,才發現該校原來不在北京,而是在杭州。再打電話詢問,方知該校也不屬于中央,而是浙江省屬的一所藝術院校。“中國”與“中央”僅一字之差,意思也完全相近,都是大學校名惹的禍!
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之千里?v觀全國2000多所高等院校,有很多相近、相似的名字,一些學校的校名甚至諧音或幾乎雷同。它們不僅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就是辦學方向、辦學傳統和辦學優勢及特色也相差很遠,這就容易給考生和家長造成錯覺或產生誤導。據了解,每年類似肖蘭的情況還不在少數。請看這些校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陜西科技大學和西安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和遼寧科技學院,再如湖南文理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湖南工學院,都只有一字之差。最離譜的還要算湖南科技大學和湖南科技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和武漢科技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和廣西師范學院、嘉興學院和嘉應學院等等……很明顯,這些學校的名字是如此的相似,很容易讓人混淆。稍有疏忽,可能你想去的是溫暖的南方,結果卻變成了冰天雪地的北方。有人感嘆:就連《商標法》也有規定不能取同樣或近似的商標,可教育部還是批準了這些相似的校名,原因何在?更何況,所謂學院和大學并沒有十分確切的界線!這是以貌取人的第一種。
第二種,掛羊頭賣狗肉,學校名稱與辦學之實不符。如石家莊經濟學院,即原河北地質學院(前身為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始建于1953年,1996年5月更為今名,2002年7月與河北經貿管理干部學院合并。一所地質學校變為經濟學校,有人說變的太離譜了吧!地質→經濟,絕對冷門變成絕對熱門,學校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何以能體現?該校由三個校區組成:主校區(南院)——位于石家莊市裕華區槐安東路,主校區(西院)——位于石家莊市裕華區育才街,北校區——位于石家莊市新華區。
河南工業大學,名為工業實際則是搞糧食的,該校是由原鄭州工程學院、鄭州工業高等?茖W校于2004年5月合并而成,其中鄭州工程學院是由鄭州糧食學院于2000年更名而來。有人說“農業”搞起“工業”也在行?還真夠忽悠的!雖說這話有些偏激,但也道出了一些人士對學校目前一些專業辦學水平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