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警惕:高考招生中常見的11種騙術匯總
2011-03-15 10:41:47前程網
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即將開始,不少騙子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理,利用高考招生這個幌子,向家長騙取錢財。下面整理了目前常見的11種高考招生騙術,希望廣大家長注意。
1、一些犯罪分子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考生。家長花錢后,就讀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
2、犯罪分子假扮高校招生人員,拿出一些偽造的證件和空白錄取通知書,謊稱掌握“內部指標”、“外省指標”、“特招特批”等,要家長先付定金,收取定金后逃之夭夭。
3、犯罪分子打著有“特殊關系”的旗號,聲稱有辦法讓達到第二批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第一批,讓達到專科分數線的錄取到本科院校,還可調到熱門專業。
4、犯罪分子自稱為某高校招生人員,誘騙考生填報志愿,卻又強調錄取難度,明示或者暗示可收錢幫忙。
5、招生騙子往往謊稱某高校有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權,并聲稱自主招生是不受分數線限制、低分也可錄取等等,以此來誤導家長、考生,從而騙取當事人錢財。但自主招生絕不是自由招生,自主招生是有嚴格條件的,絕不可能像招生騙子所說的,只要花錢就能得到自主招生指標。
6、犯罪分子編造軍校地方指標,甚至偽造印章和部隊證件,騙取考生錢財。一種是假冒軍事院校招生工作人員。而事實上,國家規定,軍校招生與地方院校招生一樣,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另一種是聲稱能拿到軍校“特招指標”,要家長支付指標費。但事實上,軍校與其他高校一樣,除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外,不會收取考生的其他任何費用。
7、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復制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網站信息內容,假冒學校名義對外宣傳招生,進行詐騙活動。
8、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其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騙取錢財。
9、犯罪分子冒充高校招辦,租用辦公地點、考試場地,設立小語種、藝術類提前招生考試現場,私自組織考試,騙取考試費和錄取費。
10、一些犯罪分子熟知高考錄取查詢系統,提前向考生提供錄取信息,將本屬于正常投檔錄取說成是自己花錢疏通關系才被錄取,借此向考生家長詐騙錢財。
11、“小計劃”是詐騙分子自己編造出來的新名詞,所有計劃都是國家統一下達并向社會公布的,未經國家批準或未向社會公布,是不能安排招生的,學校無計劃亂招生是不允許的,也是無法電子注冊、國家不予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