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藝術生 > 藝術類招生簡章 > 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

          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

          2011-01-26 18:14:38西北民族大學


          高考

            一、學校簡介

            西北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新中國成立后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1950年8月成立時為西北民族學院,2003年4月,經教育部和國家民委批準,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學校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占地2880多畝,分城關校區和榆中校區。經過60年的發展,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等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權和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博士研究生權。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10萬余人。學校現有56個民族在校生21000余人。

            學校是一所優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學校設有56個本科專業、31個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博士點和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1個學科門類。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格薩爾學、民俗學和宗教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藏、蒙古)語言文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社會學、漢語言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擁有一支以博士生、碩士生導師為中堅力量的教職工隊伍。現有教職工155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900余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490余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219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5人;全國“千百萬人才工程”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選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3人,甘肅省“333”人才工程人選11人,“555”人才工程人選6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4人,甘肅省教學名師4人,甘肅省優秀專家5人,獲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的教師45人,蒙古語言文學主干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學校現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維吾爾語言文學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舞蹈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院、管理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繼續教育與職業技術學院等25個學院、4個獨立建制的研究機構、11個院所合一的研究機構和實驗中心、網絡與信息管理中心。建有1個國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助人成功”的辦學理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深入推進以學分制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推進課程建設特別是精品課程建設,重視和支持教學改革研究。2000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甘肅省教學成果獎21項,國家教改項目6項,省級精品課程21 門。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

            學校圖書館現有圖書資料251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150萬余冊;博物館館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級以上文物117件。圖書資料和館藏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學校注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0年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788項,其中“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0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子項目3項,國務院其它部門的科研項目166項,地方政府科研項目240項;出版專著538部,發表論文 7230篇,被SCI、EI、ISTP等收錄412篇。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290余項。學校研發《藏漢雙語信息處理系統》獲1999 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藏文視窗平臺、字處理軟件和藏文網站》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出版計劃,實現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回歸與面世,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學與藏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出版發行《西北民族研究》(國家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國際期刊指南刊物,CSSCI來源期刊,民族類核心期刊,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蟬聯2-3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國家級民族學類核心期刊,2009 年被評為“中國北方優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藏文版被評為全國民族地區學報優秀期刊。

            學校堅持德育為先,以民族團結進步為價值追求,匯聚各民族優秀文化,發揮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優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努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曾先后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光榮稱號,兩次被甘肅省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學校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被授予“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成為黨和國家民族政策與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法、德、俄、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系;成功舉辦了八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先后聘請了210多位長期外籍專家,外教和近440位短期外籍專家,接收培養了430多名留學生。

            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民委、甘肅省委、甘肅省政府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朱德、董必武、彭德懷、陳毅、鄧小平、李維漢、習仲勛、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賽福鼎·艾則孜、李鐵映、費孝通、司馬義·艾買提、鐵木爾·達瓦買提、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民委、甘肅省委、甘肅省政府領導同志都曾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給各民族師生員工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西北民族大學是目前全國綜合性大學中藝術類專業設置齊全、綜合實力較強、辦學特色十分突出的院校之一。

            二、學院及專業介紹

            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起步于1951年,以培養音樂表演、教育、創作人才為目標。現擁有我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尚德義教授,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音樂學家李曙明教授、著名歌唱家鄒淑珍教授等學科帶頭人。聘請琵琶大師劉德海、著名作曲家王西麟、陸在易、王世光、劉聰、楚興元,著名的聲樂教育家趙登營、欒峰,著名合唱藝術家黃培方等為兼職教授定期授課。學院設有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演唱、演奏)三個本科專業,音樂學碩士學位、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點。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講師18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780余人。《人民音樂》、《音樂創作》、《中國音樂學》等國內核心刊物發表我學術論文千余篇;出版文集《天人樂舞》、《樂舞論》、《中國藝術歌曲論》、《音心對映論爭鳴與研究》。學院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音樂美學學術年會”、“尚德義教授作品音樂會暨學術研討會”、 “中國藝術歌曲研討會”以及針對李曙明教授學說的“‘音心對映論’爭鳴與研究專題筆會”等全國性學術活動。受國家民委委托先后組成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團出訪西歐與非洲。學生合唱團獲《首屆中國室內合唱比賽》、《首屆中國民歌合唱匯演》金獎。

            咨詢電話:0931-2938146 2938141

            音樂學專業(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在高等院校、中專和各類中學任教,在各種音樂研究部門、文化藝術團體、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組織音樂社會活動以及行政管理等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主要課程:樂理、視唱練耳、藝術概論、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合唱與合唱指揮、聲樂、鋼琴和其他樂器、教育學、心理學等。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全面的音樂理論修養,熟練掌握作曲技法,具備創作能力,可在高等藝術院校任教,或在各類文藝團體、藝術教育機構、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群眾文化團體擔當作曲、指揮、從事藝術行政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作曲法、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鋼琴、視唱練耳、中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音律學、音樂美學、藝術概論、名作賞析、電腦音樂制作等。

            音樂表演(演唱、演奏)專業(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精通音樂表演理論,具備專業演唱、演奏水平和較高音樂鑒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適合在歌劇院、歌舞團、文工團等各種文藝團體從事表演和創作;在高等院校、中專及各類中學任教;也可以在電視臺、廣播電臺擔任編輯、主持人;在有關單位或部門作音樂研究工作。

            主要課程:聲樂或器樂表演、視唱練耳、樂理、藝術概論、和聲學、中外音樂史、曲式與作品分析、作曲基礎、音律美學、合唱、合奏與重奏等。

            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的前身為藝術系,成立于1978年。30多年來學院堅持 “以人為本、助人成功”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并重的原則,形成了教學門類齊全、科研實力較強、本科研究生教育并存,立足西北、面向全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美術人才基地。學院現有繪畫、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美術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美術)、藝術碩士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西北少數民族美術研究所、藝術設計實驗室等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 45人,其中三分之一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碩士生導師15 人,省級教學名師 1人,省級精品課程3門。學院聘請有一批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客座教授。多年來學院積極參與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加強海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承擔多項藝術研究課題,多項成果獲省部級藝術獎項。

            咨詢電話:0931-2928017

            繪畫專業(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繪畫(中國畫、油畫)基礎,良好的專業理論修養和人文素質,具有繪畫藝術創作、教學、研究等方面能力,能在文化藝術、教育、出版、管理等領域從事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標簽:大學 藝術 招生簡章]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關鍵詞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日韩精选无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五月丁香啪啪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