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實名推薦學生名單正式公布 北京21名學生入選
2011-01-26 15:58:26《北京考試報》
北京大學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對2011年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生名單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北大表示,全國161所具有實名推薦資質的中學校長均向北大推薦了優秀學生,其中北京13所中學推薦了21名學生。在公示期內,公眾如發現公示對象存在相關問題,可通過書面形式向北大招生辦反映。
據了解,在北京地區獲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的中學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等4所中學的校長每人均推薦3名學生,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市十一學校、北京市第二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學、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北京市第十二中學、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等9所中學的校長每人各推薦了1名學生。
從公示信息看,獲得推薦的學生普遍具有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社會責任感強,熱心公益事業,在同學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比如,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劉鈺慧是中國恢復高考以來第一個參加全國錦標賽并堅持全日制高中學習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其特長突出,發展全面,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富有熱心,甘于奉獻;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白惠天,是該校高三文科實驗班團支部書記、校團委副書記,曾擔任奧運志愿者,積極參加社區志愿服務。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北大希望通過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選拔一批心懷天下、關心他人,具有遠大理想抱負,把個人命運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的優秀學生。
北大招辦負責人首次回應了社會公眾對于北大不鼓勵招收偏才、怪才的質疑。他表示,北大希望招收綜合素質全面、學科成績突出、具備發展潛能的優秀學生,主要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中學教育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它不是大學教育的預科班。教育的核心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既然如此,偏才、怪才就不是中學教育的目標。第二,偏才、怪才的標準很難給予準確界定。第三,大學的選拔標準具有指揮棒性質。如果大學把偏才、怪才作為選拔錄取的標準,那就會出現一批根據這個標準制造出來的所謂偏才、怪才,出現一大批制造偏才、怪才的培訓機構,這絕不是北大希望的拔尖創新人才。歷史上已多次出現過類似的教訓,它對基礎教育的不利影響是十分嚴重的。第四,當前已經進入到21世紀和全球化的時代,不能再用一個世紀以前的偏才、怪才標準去培養今天的學生。
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學校十分關心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努力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增加農村學生進入北大求學的機會。北大希望進一步擴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農村中學的比例,繼續為推進教育公平創造條件。
據悉,公示期結束后,獲得推薦的合格學生將免于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而直接進入面試。面試合格者仍需參加高考,在高考錄取時將享受北京大學一批次錄取線下降30分錄取的政策。(記者:邱乾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