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復旦大學對高考“特優生”自定成績要求
2010-09-15 10:16:15新聞晨報
明年復旦如若再遇“孫見坤”,痛失人才的尷尬可能得以解決。今年夏天,陜西“國學小天才”孫見坤因為與一本線6分之差,與復旦失之交臂,讓復旦“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備受關注。昨天,復旦招辦宣布啟動2011年“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參賽注意事項中新添“有關政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教學廳(2008)16號文件執行”,明確對于特別優秀的考生,有條件的高校可自行確定高考成績要求。這或許意味明年的“博雅杯”中,其他的“孫見坤”,可能從此走上接近國學的“終南捷徑”。
作為復旦每年自主招生的揭幕戰,2011年“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將于今年10月1日到10月30日接受征文的網上提交,啟動時間比往年提前了一個月,對此,復旦大學校長助理、招辦主任丁光宏解釋說,網上提交的時段中,有兩個比較長的假期,中秋節和“十一”長假,可以修改和網上提交,時間上比較充裕。按照征文要求,參賽者可自行選擇一本人文類經典著作,既可針對全書,亦可針對某些篇章獨立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評論。獲獎者均可享受復旦大學資助選拔錄取政策。
丁光宏表示,“博雅杯”是為了培養中國未來的一批國學大師。按照以往復旦“博雅杯”的規定,獲獎者必須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市(自治區)一本線方可得到錄取規則,于是,就出現了今年暑假中一則廣受熱議之事:2010年博雅杯一等獎獲獎選手,陜西高三學生孫見坤因為與一本線相差6分,當地招辦拒絕投檔到復旦,轉投二本的山西大學法學系。
對此,復旦在2011年“博雅杯”招生規則中似乎給出了更多回旋余地。記者發現,舉辦6年來,本屆復旦“博雅杯”首次在注意事項中新添了“有關政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教學廳(2008)16號文件執行”一項。而該文件中的招生程序及要求中第9條明確指出:“已開展自主選拔錄取試點滿三年的‘985工程’的高校,對在創新實踐或學科專業方面表現突出,或在試點高校組織的測試中綜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數特別優秀的入選考生,可自行確定對上述考生高考成績的要求,并與其他入選考生名單及相應錄取要求一并報送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和我部(高校學生司)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