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11高考:語文多讀經典備戰現代文閱讀
2010-08-04 09:06:35青島新聞網-生活導報文章作者:臧旭平 吳鄭蓉子
對于今年語文試卷的命制,省招考院的專家們一致認為,從總體上看,今年山東省高考語文試卷結構與往年一致,試卷難度不高于去年,質量不低于去年,但在此基礎上有適度創新,特色更為鮮明。由此推測,明年的高考試卷應該也是以此為基礎微調。
基礎知識
應用能力
具體分析,專家認為今年的試卷適當調整了考試內容和題型結構,更加注重對考生應用能力的考查。試卷第一和第五大題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考查的字音、字形、詞語全部是常見常用的。標點符號在以前多考查點號的基礎上加以適當擴展,開始涉及標號的考查;詞語考查繼續將四字成語與雙音節詞語的運用綜合考查;病句則兼顧了結構和語意兩個大類。設題全面細致,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對考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進行考查。
專家認為,試卷中“語言文字知識與運用”部分涉及的材料內容包括政治、歷史、教育、藝術、衛生、氣象、社會等多個領域,側重能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和問題,如上海世博會、抗震救災、改革實驗、沙塵暴、大熊貓博物館等等。這也反映出出題老師的目的,在考查考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的同時,引導考生關注當前社會生活及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狀況。
主觀題目
探究能力
今年高考語文試卷繼續突出對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2010年的探究題目是要求考生就小說的主要人物做出判斷并作個性化解讀和結合文本、新聞背景談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相比較而言,開放性和層次感更強,在對考生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時,更強調對考生個性化和有創意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
作文題歷來在全面考查考生的語文素養、能力上占據重要位置,而今年的作文題創設更有彈性和張力的寫作空間,更有利于考生真情實感的表達和寫作水平的發揮。由于所選材料內涵較為豐富,考生在理解上可以體現出不同的層次,如人生的復雜多樣和豐富多彩,人生的魅力和美來自于生活的復雜和變化,光明和陰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陰影”對于人生之美的價值和意義等等。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區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實現分層級考核的目標。在這里,材料既是對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種限制。題目在為考生提供盡可能開放和發揮空間的同時,又設定了一定限制,即圍繞“人生”生發感想、展開聯想,這樣既避免了原先話題作文過于寬泛不著邊際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題作文限制過于嚴格的不足。
從文體選擇的角度看,考生可記敘、可議論,或描寫、或抒情,也可以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這樣,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更充分地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
專家認為,題目選擇文學經典作品中富于哲理意味的名句,涉及人生、人生態度等重大問題,有助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也符合新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目標。既能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多方面積累材料,也能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提高思辨和審美能力,還能引導他們在表達實踐中發揮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些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中學作文教學都會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