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會考 > 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 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2010-07-30 11:50:50網絡資源

            高一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o(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于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o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o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o-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后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于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課本37頁圖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圖2.18)

            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冬季西北風(亞洲大陸)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征過境前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陰天、雨雪、刮風、降溫連續性降水

            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后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圖2.21)

            氣旋反氣旋

            氣壓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上升下沉

            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臺風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l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l同一緯度地帶內,由于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l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o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干旱

            l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夏季處于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l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于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l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l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的圖2.26)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步驟依據因素變化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6.7.8三個月氣溫最高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最冷月均溫最冷月均溫>15℃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溫帶氣候

            最熱月<>5℃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制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采取了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巖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巖漿巖(花崗巖,玄武巖)

            巖石沉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

            變質巖:大理巖,板巖

            (2)地殼物質的循環

            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二: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課本63頁圖3.11)

            (2)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于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巖層形態未侵蝕的地表形態侵蝕后的地表形態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一般是巖層向上拱起成為山嶺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儲油構造

            向斜一般是巖層向下彎曲成為谷地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儲存地下水

            斷層沿斷裂面兩側巖塊錯位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巖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巖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搬運堆積

            流水作用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搬運侵蝕后的產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風蝕溝谷、風蝕洼地形成戈壁、荒漠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標簽:復習 地理 會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а√在线中文网新版地址在线|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中文字幕第3页|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