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教案
來源:高考網整合 2010-07-16 11:31:28
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從容說課
人類處處離不開熱能、光能和其他各種能源。沒有能源,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就難以想象了。由此可見,充足的能源供應是保證區域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條件。能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能源的生產、供給增長速度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相適應。
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生產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費量在大幅度增長。我國能源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這就需要在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優先建立大型的能源基地,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以煤炭為主,山西省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省煤炭開采條件良好,地理位置適中,在全國能源生產、銷售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能源資源的開發首先就要了解我國山西省的煤炭資源開發。其次,煤炭屬非可再生能源資源,其數量的有限性及開發利用不當易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因而合理開發和利用煤炭資源直接關系到山西省乃至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在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中起著“承東啟西”的巨大作用。
了解區域能源資源狀況是因地制宜開發區域能源資源的前提,區域能源資源的蘊藏量、品質、種類與其他礦產資源的組合狀況、區位條件及交通條件、產業結構等因素決定著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向。
從1982年起國家加快了該基地建設的步伐,取得了許多成績,真正促進了區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隨著時間推移,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設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產業結構問題已成為制約山西省經濟發展最為突出的問題,它不僅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也極大地影響著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后勁,調整產業結構已成為振興山西經濟的關鍵。
與此同時,我國能源供求面臨著五大挑戰:人均資源量少和消費量低,能源利用水平低,單位產值能耗高,能源利用對環境污染嚴重,能源安全受到威脅。為此,以煤炭為主體能源的我國更需加強能源的綜合利用,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煤炭資源綜合利用道路。
山西省一方面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結合本區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圍繞能源開發,構建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三條產業鏈,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變單一產業結構為多元結構,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另一方面對原有的重化工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同時大力發展農業、輕紡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的比重,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通過多年實踐,逐步總結出了許多有效的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防治結合同時關注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尤其是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煤矸石的綜合利用,足以說明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真正實現了與時俱進,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本節教材的教學重點是能源資源的開發條件。能源資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保證,針對能源工業發展現狀及能源需求實際,我國應大力加強能源工業的建設。為了因地制宜地建設能源基地,必須清楚地把握能源資源開發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從理論層面上論證其開發建設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投資建設,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第二個教學重點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它是山西省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突破口,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認識它,有助于對它有個清楚認識。
本節教材的教學難點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設。學習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山西省能源基地是我們社會生產中的一個例子,我們要引導學生就事論事論得清,還要從點到面,逐步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運用的體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能源資源的開發條件。
2.產業結構的調整。
教學難點
山西能源基地建設。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