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教案
來源:高考網整合 2010-07-16 10:40:44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從容說課
本節內容是在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世界另一類重要的農業地域類型——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有“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
在學習“大牧場放牧業”時,可出示一幅世界地形圖。把課文中提到的具有這類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國家引導學生找出位置,并運用氣候分布規律,說出這些國家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區的共同氣候特征。另外,對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相關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礎,人文經濟因素是條件,科技進步(交通、草場條件的改善等)是“催化劑”。在分析圖3.15時,應重點把握該區域的海陸位置、地形、發達的鐵路運輸和便捷的海運條件等。在完成P52活動3時,要注意分析對比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畜牧業與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和生產特點,找出共性與差異,進而得出結論。
在學習“乳畜業”時,要重點掌握產品種類和分布特點,這是理解歐洲乳畜業形成條件的關鍵。乳畜業的規模與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當地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教學中要把握這一點。P53動l和2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地圖、數據表格、文字等資料,從氣候、地形和市場等方面綜合分析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和生產特點。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種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學習大牧場放牧業,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訓練讀圖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4.了解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2.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比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條件也越來越大地影響到農業區位的選擇,事物是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
1.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
2.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
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