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人口的數量變化 教案
來源:高考網整合 2010-07-16 10:25:09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從容說課
人口的出生、死亡導致了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的自然增長。就整個人類歷史時期來
看,由于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總的趨勢是在不斷增長的。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有不同的特點。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人口增長也有差異。因此,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之下,會存在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人口政策。
本節內容的核心,也就是本節的教學重點,是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及其地區分布。
教學中首先以有關“世界60億人口日”的圖文資料和補充的“中國13億人口日”的相關素材,通過設問激發起學生對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的探究心理,很自然地切入“人口的自然增長”后,指出人口的自然增長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兩大要素,先就圖1.2和1.3這兩幅曲線統計圖進行對比分析,從時間縱向演變的角度概括出世界人口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變化特點和人口總是在不斷增長的總趨勢,并在學生自學P3第一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歸納概括出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再從空間角度比較向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不同特點。由同一地區不同時期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不同特點進一步引出人口增長的三種不同模式。接著,仍然從時空兩個不同角度闡釋三種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及轉變的原因和過程,再通過案例l“芬蘭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的分析,最終明確: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是與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及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是人口增長的決定因素。面對人口增長的不同情況,同一國家(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地區)也就可能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鑒于我國人口龐大的基數和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里將仍然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基本國策。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據圖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了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
2.使學生掌握人口增長三種模式的名稱和特點,能利用人口資料或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3.使學生能進一步理解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
4.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資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國公眾對目前已十分龐大,并且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關注。
2.利用相應的文字資料和練習題闡明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系及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
3.利用圖表分析法、比較法引導學生概括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讀圖思考。
4.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借助圖表、案例分析和討論,認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差異,啟發引導學生對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闡釋。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