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教學案
來源:高考網整合 2010-07-15 09:47:04
第一單元 人口與地理環境
第二節 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明確人口遷移,人口流動的概念,運用不同時期的世界人口遷移圖,分析人口遷移的特點,主要原因 。聯系實際并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人口流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析圖,了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影響因素,對比學習二戰前后人口遷移的變化,并養成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身邊熟悉的實例,激發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的興趣和熱情,養成求真求實、積極參與學習的習慣。
教材分析
人口移動有兩種基本形式: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課程標準只提到人口遷移,為了讓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這一概念,教材將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分開講述。第一目“人口遷移”主要講述了人口遷移的概念以及世界人口遷移的歷史過程及其特點,圖文并茂地呈現了人口遷移的歷史過程,并在知識窗中列舉人口遷移的特殊形式:國際難民與環境移民。第二目“人口流動”在正文中主要是針對我國近年來出 現的“民工流”現象。用知識窗介紹了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外籍勞工”現象。民工流、國際難民、環境移民、外籍勞工等,都極具現實意義,體現出教材的時代性。本課時的活動設計注重貼近高中生的生活,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觀察、了解社會以及深入社區進行調查研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 點
重點:1: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
2: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
難點: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的區別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的人口遷移資料,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學生復習人口的增長,依據學案預習本節內容,并記錄難點、疑點,搜集一些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設計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