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地球的圈層結構 教案
來源:本站轉載 2010-07-09 20:48:12
第四節 地球的結構
一、課程標 準
●說出地球的圈 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1)標準解讀
本條“標準”有顯性和隱性兩方面的要求。顯性要求是從宏觀上了解地球的結構及特點。地球呈現出圈層結構,可以劃分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巖石圈是介于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之間的一個圈層,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之上的固體巖石部分。
本條“標準”的隱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環境的組成,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塊的主題是“自然環境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在學習了有關“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什么是自然環境”。“標準”以“宇宙環 境—地球—自然環境”的認識思路,設計了在宏觀了解地球圈層結構的基礎上認識自然環境的組成,即在空間范圍上把自然環境放在地球圈層結構中認識。
自然環境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理解。從宏觀層面上,根據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研究,自然環境就是指地球表層系統,它是由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交叉而成 的。人類屬生物圈的一部分。 也有人為強調人類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單分出一個“智慧圈”,這樣就共有五大圈層。
從微觀層面上講(如落實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環境是由巖石、地貌、土壤、氣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組成的。
從人地關系角度出發,并且本條“標準”的行為動詞為“說出”(要求較低),對于各圈層不要求展開深入了解,而應抓其主要特點及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的 內容。
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人類通過長期活動創造了人文環境(也有稱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組成地理環境?梢,地理環境的空間范圍與自然環境是一致的。
(2)教學重點
地球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3)教學目標
能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分析概括出地 球各部圈層的主要特點。
能借助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圖,說出劃分地球內部三個圈層的主要依據和主要 界面,并分析說明界面附近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特征。
學會繪制簡單的地球圈層示意圖。
通過分析地球的圈層結構特征,科學地認識地理環境的組成,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念。
(4)教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