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拓展探究
來源:本站原創 2010-07-06 15:29:04
1.材料:有一句詩說“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表達了詩人寬闊博大的胸懷;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定點在赤道上空,每天和地球同步運行。
問題:詩人所說的“坐地日行八萬里”可能嗎?地球同步衛星的速度與地面上的速度一樣嗎?
我的思路:地球自轉是一種球體的旋轉,它的自轉速度可分為線速度和角速度兩個方面。要比較地球上兩點的自轉速度,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線速度和角速度。所謂球體的線速度就是指球面上一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弧的長度,它的單位是每小時多少千米或每秒多少米;角速度是指球面上一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度,它的單位是每小時多少度或每秒多少度。其次是弄清楚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在全球的分布規律。角速度除兩極點外,全球均等,都是每小時15°,每4分鐘1°;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既無線速度,也無角速度。
“坐地日行八萬里”是指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是每小時1670千米,一日地球自轉40000千米(八萬里);地球同步衛星的線速度大于地面上各點的線速度,但角速度與地面上各點相同。
2.材料:科學家研究發現,7000年來,長江口的位置向東南方向遷移,發育形成的一系列河口水壩由老到新,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
問題:這種現象除了與海岸線的后退有關外,你認為它與地球的運動有關嗎?
我的思路: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它的作用對我國許多三角洲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海岸線的變化是陸海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入海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是形成三角洲,塑造海岸的重要因素。而這個因素往往受到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的影響。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上作水平運動的物體都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長江三角洲的發育過程分四步:A.首先泥沙沉積形成河口沙壩,沙壩將水道分為南北兩個分支;B.在地轉偏向力的長期作用下,河道右偏,使北支水道不斷淤塞;C.淤塞后的水道使北岸三角洲、沼澤地及邊灘連成一片;D.河口不斷右偏,三角洲不斷擴大,形成的水壩也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
3.材料:據資料統計,我國每年用于長江大堤加固的投資有上百億元人民幣。這么大的投資也不可能把所有長江大堤全部加固,只能對重點的河段大堤進行重點加固。如水流不暢,洪澇危害嚴重的荊江河段,容易遭到水毀的河岸等。
問題:如果你是一位投資決策人,你認為在長江堤岸加固時應重點加固河流的左岸還是右岸?為什么?
依據: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要發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地區無偏向,越往高緯偏向越大。長江自西向東流,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河水不斷沖刷右岸,造成右岸不斷塌陷,堤岸水毀嚴重,容易發生潰堤,因此應重點加固長江右岸。
拓展:地轉偏向是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之一,它對大氣運動、水的運動影響很大,對全球的熱量和水汽的平衡有重要意義。就上題而言,長江的右岸發生侵蝕,而左岸則容易發生沉積,使左航道發生淤塞,左岸形成砂礦等沉積礦產。
4、誰證明了地球自轉
提起地球的自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它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讓人們對此作出證明,或許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對于人類初次作出的對地球自轉的證明來講,曾發生過下面一個故事。
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說”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蓮乃岢鲞@一理論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他自己設計的一項實驗所證實。
傅科是用一種特殊的擺來進行實驗的。這個擺由一根長60余米的纖細金屬絲懸掛一個27千克重、直徑約30厘米的鐵球所組成。當時人們把這種從未見過的“超級擺”稱之為“傅科擺”。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國巴黎萬神廟的圓頂上將他親手制作的傅科擺吊上,讓擺在廣場上悠然自得地擺動著。這時,成千上萬人前來觀看這一奇妙的實驗。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們發現了奇跡,那就是擺在悄悄地發生著“移動”,并且是沿順時針方向發生旋轉。有的人在擺動開始時,明明看到擺球運動到自己眼前,又蕩了回去,可經過一段時間后,擺球竟離自己越來越遠。這對于圍觀的人們來講,他們通過對現象的觀測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眼看著自己沒有移動,那一定是擺平面發生了“移動”。
其實擺動的平面是不會發生移動的。我們知道作為一種物質運動形式,擺是無法擺脫地球自轉的。傅科選用較長的金屬絲,是為了讓擺動的時間達到足夠的長度,這樣便于觀察擺動的變化,同時選用較重的擺球,是為了增加擺本身的慣性和動量,以克服空氣的阻力,一旦它擺動起采,作為一種運動狀態,有滯后于地球自轉的慣性,即能夠減少地球自轉的影響。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轉,每一個觀測者都被地球帶著運動,盡管觀測者站在原地沒有動,可腳下的地面是動了,也就等于把觀測者悄悄地帶離了原地。因此,真正沒有移動的是擺動平面。
傅科擺的擺動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為世界所公認。我國北京天文館的大廳里就有一個傅科擺,一個金屬球在一根系在圓穹頂上的長長細線下來回擺動著。下面是一個刻著度數的像鐵鍋似的大圓盤,人們可以由此讀取擺動平面旋轉的度數。前去參觀的人們都喜歡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親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樣自轉的。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