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需謹慎 “梯度填報”幾率大
2010-06-24 09:18:58南方日報文章作者:謝苗楓
廣東61.5萬考生下周一起就要填報志愿。對于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今年高考最大的變化就是要在本科層次實行“平行志愿”。為什么要這樣設置?考生怎樣利用好這個政策填好志愿?填報志愿在即,記者特地帶著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專訪了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楊開喬。
楊開喬表示,“平行志愿”同樣有風險,第二院校志愿組可以作為第一志愿組的補充,可讓考生多一次投檔機會,但如果考生填報志愿時沒有梯度,同樣會出現不能被投檔的結果。
院校之間要層次高低冷熱結合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有利于降低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但不等于是零風險。”楊開喬分析,對考生來說,平行志愿的風險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填報志愿時定位不當有風險。“例如某考生成績雖然達到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但填報的院校定位過高,其成績沒有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檔線,那么在這一批次的投檔中該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檔,只有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二是填報志愿時無梯度有風險。“平行志愿對院校來講是平行的,但對考生來說仍然是有順序的,在投檔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志愿的先后順序檢索。”楊開喬說,考生填報志愿時如果沒有考慮院校之間的層次高低、冷熱結合,完全把同一層次的學校依序排列,也可能出現不能被投檔的結果。
三是超比例投出的部分考生檔案有退檔風險。據介紹,省招辦預投檔時投檔比例為1:1.05。“雖然投檔比例低于往年,但在實際投檔的時候仍可能大于1:1,因此超過比例投檔的部分考生就可能面臨退檔風險。”
四是考生自身的一些條件及專業填報不合理可能帶來的風險。“由于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投檔后不立即補檔”,楊開喬說,“所以考生即使被投檔,但如果成績相對較低、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且不服從調劑、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等,退檔的風險就會比較大”。
A要沖,B要穩,C要保
楊開喬表示,雖然同一院校志愿組內沒有志愿級差,但由于平行志愿投檔是一次依序檢索的,所以如果考生平行志愿的順序不合理,不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也可能出現檔案無法投出的現象。
“因此考生填報的院校之間要有一定的從高到低的梯度,要拉開檔次,把握好沖、穩、保之間的梯度關系。”楊開喬說,同一批次的高校,今年可以填報三所學校均視為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同一院校志愿組時,可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在A志愿適當“沖一沖”,填報自己心儀、向往,錄取分數又可能比自己成績略高的院校;B志愿則要相對“穩一穩”,填報與自己成績相當或稍后些的高校;C志愿則應該“保一保”,以能確保本批次錄取為出發點,填報往年報考人數較少,計劃較多的高校。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追悔莫及,又可有效規避風險,萬一分數沒有達到較好的學校投檔分數線,也有相應的院校可以就讀,避免落到更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同時,也要合理填報本科各批次第二院校志愿組的院校志愿和專業志愿,以提高錄取機會。
沒有永遠的“熱門”或“冷門”
楊開喬特別提醒考生,專業的“熱門”和“冷門”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永遠的“熱門”,也沒有永遠的“冷門”。
“有很多專業現在來看也許很熱,但三年、四年后并不一定很熱,也有一些專業現在看起來很冷,但幾年后的情況也都不好說。”楊開喬說,市場通常有一定的滯后效應,當某一專業被大家同時認為是熱門的時候,恰恰說明市場對這個專業的需求已經飽和。“如果你這個時候再去選擇,三四年后的就業情況就很難有保證。”
他建議,考生在選擇專業之前可以先了解當年“熱門”專業、“冷門”專業的分布,但不要完全以此為依據,要結合社會、國家的整體發展趨勢,了解社會對該類人才的需求程度、該專業的發展前景等。此外,也不要緊盯國內的一些需求,還要放眼國際,看國際上缺少什么樣的人才,這樣將來的就業前景才能更寬更廣。
■時間表
下周一起填提前批
與原計劃的29日開始填報志愿“時間表”相比,今年填報志愿再提早一天,即從6月28日至7月6日進行。
國防生師范生特長生等6月29日前完成網報
今年在提前批錄取的高校和專業,主要包括需軍檢、體檢的部隊院校、公安院校、國防生、海關學院、免費師范生、華南師范大學師范專業、華南農業大學農林專業,以及體育、音樂、美術專業等。
報考以上院校和專業的考生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必須在6月28-29日兩天內上網填報以上相關院校(專業),30日辦理簽名確認手續;二是要根據高考成績,在填報志愿第一、第二相應時段上網填報理工類或文史類院校(專業),辦理簽名確認手續。
特殊類型考生填錯志愿欄視為放棄資格
據悉,凡經招生院校確認資格并在教育部陽光平臺上公示符合自主選拔招生、藝術特長生及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類型(下稱特殊類型)的考生,須在“自主選拔招生、藝術特長生及高水平運動員”志愿欄中填報相應院校和專業志愿。
錄取時,上述特殊類型的考生在各批次院校錄取預投檔時投檔,由招生院校擇優錄取。符合多所院校多種特殊類型招生資格的考生,每種特殊類型只能填報一所院校志愿。符合上述特殊類型的考生,未在“自主選拔招生、藝術特長生及高水平運動員”欄填報志愿的考生,視為放棄相應特殊類型招生資格。為提高錄取機會,符合上述特殊類型招生條件的考生,在填報第一批錄取院校志愿時,一般不應與上述特殊類型的院校志愿重復。
■溫馨提示
平行志愿也可能落榜
從先期進行平行志愿錄取的省市實踐看,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利弊并存,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趨利避害”:
一是退檔考生仍有落選可能。由于平行志愿遵循分數優先,按考生志愿順序投檔的原則,且每組院校志愿投檔后,不再即時補檔,而且多數高校可能在第一院校志愿組投滿檔,因此,按第一院校志愿組投檔的考生,如被退檔,即使分數再高,也不能參加第一院校志愿組的錄取,只能參加第二院校志愿組或征集志愿錄取。
二是由于投檔時要反復與招生學校溝通、協調招生計劃、投檔比例,會大幅度增加招生的工作量和時間。此外,如果考生認識不正確,報考的都是自己高考成績達不到錄取分數的院校,也可能落榜。
從先期進行平行志愿錄取的省市實踐看,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利弊并存,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趨利避害”:
一是退檔考生仍有落選可能。由于平行志愿遵循分數優先,按考生志愿順序投檔的原則,且每組院校志愿投檔后,不再即時補檔,而且多數高校可能在第一院校志愿組投滿檔,因此,按第一院校志愿組投檔的考生,如被退檔,即使分數再高,也不能參加第一院校志愿組的錄取,只能參加第二院校志愿組或征集志愿錄取。
二是由于投檔時要反復與招生學校溝通、協調招生計劃、投檔比例,會大幅度增加招生的工作量和時間。此外,如果考生認識不正確,報考的都是自己高考成績達不到錄取分數的院校,也可能落榜。
相關閱讀:
挑學校還是選專業高中低分考生各有技巧
熱門專業易擁堵填報平行志愿要科學
專家:合理規避院校“大小年”現象
報考對決:到底優先選大學還是選專業
河南招辦:最多可報9個志愿注意保持梯度
招考中心老師:怎樣從上千所高校中篩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