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蘇高考報考人數及錄取率
2010-05-31 13:48:33新華網
據江蘇省考試院統計,2010年江蘇省高考報名人數為52.7萬,比2009年的54.6萬減少近2萬。這是近年來江蘇省高考人數首次下降。
人們預計,“拐點”出現之后,將帶來一系列的改變。
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都在減
事實上,全國多個省市高考考生人數都在下降。教育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09年高考報名人數約為1020萬名,比2008年約減少30萬。
北京市高招辦副主任高福勤在2009年表示,當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為10萬人,比2008年減少1.8萬人。這是近5年來北京報考人數最少的一年。而同樣,山西省2009年報考人數比2008減少了1.1萬人,是山西省近10年來高考報考人數的首次下降。而山東省高考報考人數則銳減7萬。
一組組數據都顯示了高考人數在遞減。
大學適齡人口10年將減半
早在6年前,教育部就預見到這一趨勢。2004年4月,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季平公布了教育部測算出的高考人數最高峰。當時預計到2008 年,中國高考適齡(18—22歲)人數將達到1.2億人,為最高峰,此后讀大學的適齡人數將逐步下降。
當年就有數據顯示,小學生人數在減少。由于受學校布局結構調整和學齡人口減少的影響,當年全國共有普通小學42.58萬所,比上年減少3.11 萬所。小學在校生11689.74萬人,比上年減少466.97萬人。
6年后,這批小學生全部進入中學,逐年加入高考行列。高考適齡人數的下降也就成了必然。
果不其然。南京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江蘇省18—22歲的高等教育適齡人口,2008年為671.35 萬;2015年為390.99萬,是2008年的58.24%;2019年為295.03萬,是2008年的43.95%。
越來越多高中生放棄高考
江蘇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王魯沛表示,預計未來幾年,江蘇省高中畢業生數每年減少至少2萬人左右。
而且,應屆高中畢業生還不一定都參加高考。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姜鋼表示,2009年我國有834萬名應屆高中畢業生,而2009年高考報名的考生中,經統計,應屆高中畢業生為750萬,這就意味著有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沒有報名參加去年的高考。
沒有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生都去干嗎了?
重慶市的相關調查發現,2009年該市上萬名沒有參加高考的應屆生中,多為農村考生。少數成績不理想的覺得升學無望,直接出去打工,也有的自動退學或參軍去了。
而從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情況看,越來越多的學生出國留學也是重要原因。中加班、中英班、中澳班、IB課程、A-level課程、AP課程……各種與留學對接的項目分流了相當一部分生源。參加出國班的高三學生基本都放棄國內高考,他們只需參加會考、無需高考成績,便可申請國外高校。
暢想一個沒有高考的未來
以上各種統計數據均指向同一個結論——未來參加高考的生源后備軍逐年減少,想讀大學拿大專、本科文憑越來越容易。
高考——這項影響一代代中國人的選拔考試不再是窄窄的“獨木橋”,而是寬敞的“大馬路”。
這種趨勢和走向意味著什么?習慣了跟著“高考指揮棒”轉的老師和學生是不是可以松一口氣?人們理想中的輕松課程、快樂學校是不是很快變成現實?
在媒體工作的劉女士頗為興奮:“終于不用做個惡狠狠的老媽,逼迫孩子補課上家教了!”
而市級機關干部孫思亮卻沒有劉女士那么寬心:“就算減少100萬考生,也不是說考985、211高校的人少了;有的學校也許會招不到人,可那時你愿意去就讀的院校嗎?”
還有的人認為,既然低出生率已經催生出中小學的小班化教學,那么未來的大學也很可能擺脫千校一面,變得越來越有個性、越來越精致。
甚至還有人說:“到那時連高考都可以取消了!如何招生由學校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