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疑:高考語文解題中常見的24個問題(5)
2010-05-06 14:39:48中國教育在線
問題23:寫作時總覺得腹中空空,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確實,內容空泛的文章想得高分無疑是癡人說夢,考綱中寫作部分的“發展等級”就有“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的要求。既然認識到這一點,那就要積極彌補,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力求專而廣。 “專”的意思是以專題形式積累素材,這樣,不管高考作文怎樣命題,你都可以找到材料和作文題目的聯系點,也就意味著你準備的材料一定能運用上。一般而言,你只要積累10則左右材料,就足以在高考中游刃有余了。
“廣” 的意思是積累的這10則材料范圍要廣,涵蓋古今中外,而且要盡可能豐富翔實。一篇文章中如果只有古代的材料,那就沒有現代信息;如果只有外國材料,那就會缺乏說服力;如果只有現實材料,那就可能沒有文化底蘊。所以一篇文章中,最好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現代的材料都要有。
(2)學會“定向運用”。所謂“定向運用”,就是雖然你準備的材料是很翔實豐富的,但寫作時要朝著能體現中心的方向運用,和中心無關的要略寫或不寫,和中心有關的要詳寫。在準備素材階段,可對準備的10則材料嘗試從不同角度圍繞不同的中心進行敘述,也可從不同的角度圍繞不同的中心寫一些議論性語段,這樣在高考中定能有備無患。如果你暫時還不會運用這些技能,可以和試題調研的語文老師多交流,聽取一些好的建議。
因而,希望考生在一年的備考中既要抓住主流題型,又要注意這些細微變化,以免考試時無所適從。
問題24:高考作文命題對文體的限制明顯加強,那么,應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呢?
答: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已明顯加強了對文體的限制,許多試卷都規定“不要寫成詩歌”或“詩歌、戲劇除外”,也有的試卷明確要求寫議論文或記敘文,如2009 年湖南卷的“寫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的要求,江西卷的“必須寫議論文”的要求等。面對這一現狀,你要做到:
(1)明確區別,熟悉特點。對每一類文體,要明確它與其他文體的不同,熟悉其特點,如考生運用最多的記敘文和議論文,特點如下:
從寫作目的來看,議論文重在以理服人,記敘文重在以情動人;從寫作要求來說,議論文重在擺事實和講道理,記敘文重在描寫情景和刻畫人物;從結構技巧來看,議論文常用的結構技巧有并列式、對照式和層進式,記敘文常用的結構技巧有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從表達方式來說,議論文以議論為主,輔以敘述,記敘文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輔以議論和抒情。
(2)苦練基礎,舉一反三。寫好記敘文和議論文是基礎,對這兩種文體要對照以下要求加以苦練,然后舉一反三,嘗試寫好其他文體。
一篇優秀的記敘文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①六要素齊全。一般而言,文章應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②描寫生動細膩。描寫是記敘文最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有動作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在描寫中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方法使語言搖曳多姿,會令閱卷老師喜歡。
③結構安排合理。結構安排合理既指結構完整、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合理、詳略得當等,也指結構具有跌宕起伏之美。
④感情真摯。寫記敘文時,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種真情實感要如涓涓泉水從心底緩緩流出。忌空喊口號,忌無病呻吟。
一篇典范的議論文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①論點明確。議論文的寫作目的是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因而議論文的觀點要旗幟鮮明,不能模棱兩可。
② 結構嚴謹。可采用三種結構方式,一是并列輻射式,二是正反對照式,三是層層深入式。并列輻射式要求圍繞中心論點平行地列出若干個分論點,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證中心論點。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具有對稱美,行文清晰。正反對照式要求圍繞中心論點,從正反兩方面用事例或事理進行比較分析。其優點是對比鮮明,說服力強。層層深入式要求文章的各個層次之間層層深入,步步推進,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膚淺到深入。論證過程一般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順序推進。其優點是說理嚴密,環環相扣。
③說理透徹。議論文以說理為主,想要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必須恰當運用常見的論證方法,如引用論證法、類比論證法、對比論證法等。在論證過程中,要避免“論點+事例”的論證模式,即在論證過程中只有事例的堆砌,而無理論的闡述,這是議論文寫作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