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后世博時代”最有優勢的高考專業
2010-04-13 15:47:12高考金刊
“上海世博會跟我有啥關系?不就是高考考完了,大家去上海白相白相嘛。”
沒趕上“世博人才儲備”的趟兒,不少同學難免覺得世博會只是一個“我剛上大學,它就結束了”的盛事。殊不知,這個盛會的結束,正是“后世博時代”的開始。能不能抓住世博“后續效應”,伺機而動,捕捉這個時代最有優勢的專業類別——就看你的了!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揭秘:“后世博時代”最有優勢的高考專業
一、建設/城市規劃專業
從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來看,上海世博會注定會在我國城市發展史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轟轟烈烈,紅紅火火;蛟S,我們正面臨堪稱“全球最大的城市化、城鎮化”發展階段,而且在未來數十年里,情況依然如此。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會有大量圍繞著基礎建設、城市建設、城市改造美化等領域的工程。
尤其有意義的是,跟北京辦奧運時大量建設新場館(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相比,上海世博會呈現了一幅更豐富、實用的建設生態:人們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近代建筑資源,把包括江南造船廠舊址在內的許多老廠房改造成展覽場館。當然,還有數量眾多的新建場館、配套設施等。這無疑是城市如何更新的極好個案,可以預見,今后我國大中型城市的發展,在城市建設上,重心將有這樣幾個方面:
1.城市擴展帶來的規劃、新建項目;
2.舊城區中心、舊街區的改造項目;
3.城市建設帶來的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建筑設施維護項目。
“城市化=蓋新房子“的觀念,正在逐漸被拋棄。城市化進程需要的大量專業人才,毫無疑問,將會是塑造著我們生活環境的一群人。為了擔負起如此重大的責任,你要學些什么?
先說建筑設計師。梁思成曾說過,“建筑師的知識要廣博,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與實踐、心理學家的敏感、文學家的洞察力……”基本上,建筑學專業的你,要學習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筑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接受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項目策劃、建筑設計方案和建筑施工圖繪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如果你更有傾向成為結構工程師,又或者是做路橋、隧道、給水排水方面的工作,那就要更強調工程方面的鉆研。
如果你對園林、景觀設計更感興趣,那你就需要一定的美術基礎。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行業都算是“技術與美學的融合,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我國現代以來著名的建筑師,從楊廷寶、童寯,到齊康,在嚴謹之余,都畫得一手好畫。年輕有為的“鳥巢中方建筑師”李興鋼,當年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另一個志愿竟然是“服裝設計”!
在建筑和城市規劃、市政工程等領域里,擁有一定傳統的強校,在多個地區都能找到:北京的清華大學建筑系;南京的東南大學,有不少相關專業;上海的同濟大學——是的,在上海世博會的籌備過程中,同濟大學的師生得到了非常多的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天津大學建筑系,也是名師云集。
此外,許多在建筑專業方面有深厚積淀的院系,也值得你作為努力的目標: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二、金融/經濟專業
高樓林立的上海陸家嘴地區,早已是我國知名的金融業集中地。匯聚的上萬名金融從業人員那里,就是傳說中的“金領”。
“十一五”期間,上海已大力推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大體形成了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其中,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世博會”的洗禮,對上海優化金融產業環境、吸引國際資金,增進國際協作方面的積極作用,今后會繼續顯現。上海作為我國重要的、發達的金融業城市,也將對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其他省市產生輻射影響。它的“樣板意義”,不但在于把上海金融產業這個蛋糕做大,更在于刺激其他地區的金融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進一步發展、成熟。
這,又會給打算報考經濟專業的我們什么啟發?
以上海財經大學為例,作為上海本地的重要財經院校,上財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校級科學研究機構——世博經濟研究院。它是經濟理論研究、應用和本地化相結合的一個典范。研究院利用學校在城市經濟、金融、投資融資、現代產業發展、市場開發與推廣等研究領域的優勢,在世博會有關的品牌戰略、食品安全流通、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