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高校:湖南大學校園文化、招生特色介紹(2)
2010-04-07 08:38:31北京考試報
校園開放推門上課
開放的校園,帶來的是湖大開放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學校所有專業所有課程都向學生開放,可任意推門上課。新生入學半年后,如對現有專業不滿意,又對其他專業產生了興趣,可在第一學年下半學期申請轉專業。轉專業原則上不受限,但文理專業不能互轉,藝術、體育類學生不能轉專業。學校會通過單獨考試和面試考核學生,看看學生對該專業的了解程度如何。
學校還鼓勵學生輔修二專業。如果學生在大三時覺得心有余力,可選擇另一專業輔修,修滿全部專業課程并合格后,其畢業證書上將注明“輔修某某專業”字樣。
創新實踐記入檔案
湖南大學設立的大學生創新訓練(SIT)項目,為本科生提供了接觸、參與科研的機會,讓學生們過足了“科研癮”、“創業癮”。
據介紹,學校劃撥60萬元設立SIT計劃項目基金,這些經費完全用于學生的創新訓練,一般每個項目資助金額為800—2000元。學校還制定了獎勵制度,鼓勵更多的優秀學生參與。比如,學生參加SIT計劃,通過結題驗收后可獲得1—4個創新與課外實踐訓練學分和成績,并記入檔案。學生參加SIT項目的研究內容還可作為相關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論文)的創作素材。
SIT項目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接觸社會實際、鍛煉創業才干的平臺。如該校機械制造、材料學、電氣工程等專業學生參與制作賽車項目,并組建了賽車隊。在老師指導下,他們集中在一起完成賽車零部件、發動機的設計以及輪胎改造等工序。大三學生姜晨說,通過參與SIT創新訓練,可與不同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一起學習研究,邏輯思維、動手能力以及論文寫作水平等方面都比以前長進很多。
在京招生百人左右
該校近兩年在京招生情況很好,都追加了招生計劃,如去年就增加了20多個在京招生名額,總人數控制在100人左右。學校錄取分數線有大小年之分,近幾年在京招生分數線高出投檔線5分至30分不等。北京考生可登陸湖南大學招生信息網www.admi.hnu.cn,查詢學校各專業近5年在京招生分數線,進行縱向比較后,再與其他學校的排名情況進行橫向對比,綜合來看會更有把握。北京考生到校后,經過1年學習,基本都能適應。
學校招辦主任陳軍說,考生填報志愿前,要確定自己對所學專業有興趣,對將要進入的學科有所了解。近些年,都有考生在父母的勸說下勉強報考,最終因缺乏興趣而轉了專業。
學校在北京招生專業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電氣信息類、建筑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工商管理等專業錄取分數線較高,最多能高出線上幾十分,是報考熱門,考生要結合模擬測試成績謹慎選擇。
湖南大學開辦本碩連讀班,讓學生有機會讀完本科直升碩士。學校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車輛工程和化學四個專業開設連讀班,學制7年。今年,本碩連讀班的招生計劃具體分到了各省(區、市)的招生計劃中,學校將根據報考考生的高考成績來錄取。該班只出不進,每學年都會有不合格學生被淘汰,同時將有50%的學生可在大四畢業后保送攻讀研究生。
北京考生學在湖大
“在外地學會了洗衣服、洗床單!”
王彤畢業于人大附中,高考527分,現為湖南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報志愿時,他最先是通過《北京考試報·北京招生通訊》了解了湖南大學。
他當年的高考分數高出重點線不多,在北京上不了自己喜歡的大學,更不用說選擇理想的專業,但是到湖南上大學,他不僅選擇了湖南大學,還如愿以償地學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來到湖南,岳麓山的迷人風光深深打動了他。閑來無事,他常常到山上散散步,讓心情放松一下。學生宿舍離學校較遠,每次上學都要走兩三站地,王彤并不覺得累,“既能欣賞一下沿路景色,還能鍛煉身體,挺好的”。
在北京,他每周都把在學校穿臟的衣服拿回家讓媽媽洗。來到湖南,離開父母的庇護,他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和床單。他說,以前在北京,生活費沒了,只要給父母打一個電話就行,但在外地就不一樣。最“慘”的一次,他回京時身上只剩下50元錢,F在每學期他都會盤算生活費如何花才能更合理,理財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記者:安京京、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