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高考:專科填志愿有望“大平行”
2010-03-17 09:55:48法制晚報
今天上午,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在繼高考本科填報第二志愿時實現“小平行”后,從今年起,本市高考專科(高職)志愿填報有望實現“大平行”。
據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本市高考改革的最大亮點是專科出現了“高+會”錄取模式,而專科(高職)志愿填報實現大平行的方案基本確定,有關文件已經上報,目前正在進行審批中。
據了解,高考填報志愿主要分為志愿優先錄取和平行志愿錄取,前者更看重考生的“志愿”,后者則是按“分數”排隊,平行志愿錄取分“大平行”和 “小平行”。
據悉,在過去“志愿優先”的報名規則下,高考填報志愿中風險性很大,每年都有高分考生去了一般的學校,甚至高分落榜。
而實行平行志愿后,由于可以同時填報多個第一志愿,考生在同一層次院校中選擇的平臺實際更寬了,考取的幾率也更大了。
據悉,從2008年開始,本市首次在高考中實行“小平行”的錄取方式,即只在第二志愿中實行平行志愿填報,一志愿照舊。
名詞解釋
“大平行”志愿:
是指高考生填報的每個志愿,特別是第一志愿時,實行多個大學平行的志愿。
“小平行”志愿:
即第二志愿允許平行報幾所院校,平行志愿錄取校無先后順序,電腦控制多次平行志愿學校的投檔,只要所報學校未錄滿,即進行投檔錄取。
專家聲音
實現“大平行”有利于減輕壓力
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力曾多次提案,建議高考實現“大平行”志愿,這樣更利于減輕考生的壓力。
教育專家王晉堂也是 “平行志愿”的倡導者,他認為志愿優先的方式,在考生每一批次的若干志愿中,實際上起作用的只有第一志愿,剩下的志愿都成了擺設。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雖然實行大平行減少了高分不被錄取的風險,但以“分數”優先,會導致分差縮小,不利于突出學校的品牌和專業的建設,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也要有梯度選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