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行雜記——朱自清(2)
2010-02-26 22:03:05E度教育社區文章作者:高考網編輯
作品賞析
一九二六年七月,朱自清先生從北京南歸,于天津搭乘英國公司的通州輪船回家,輪船骯臟得“令人不堪耳”,更為甚的是在這只“帝國主義”的船上受盡了同胞茶房的窩囊氣。朱先生懷著忿恨的心情“做了一首‘詛茶房文’”,這便是《海行雜記》的主題。
作者在文中大書特書寧波茶房的丑陋素質洋洋灑灑一路寫來,從一入船定艙位茶房待人的冷臉與耍弄開始,到尅扣旅客錢財直到上岸為止,作者選取了幾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場面,形象地刻劃了茶房們冷漠、懶惰、奸詐的性格特征。例如,剛一上船定艙位時,無論旅客的心情如何焦急,而茶房們是一副以逸待勞的神情,“一切反應總是懶懶的,冷冷的;你愈急,他們便愈樂了。他們于你也并無仇恨,只想玩弄玩弄,尋尋開心罷了,正和太太們玩弄叭兒狗一樣”。再如開船以后的船艙里,茶房們的臉上永遠充滿了“倦怠,嘲諷,麻木的氣分,仿佛下工夫練就了似的。最可怕的就是這張臉:所謂‘??然拒人于千里之外’者,便是這種臉了。晚上映著電燈光,多少遮過了那灰滯的顏色;他們也開始有了些生氣。他們搭了鋪抽大煙,或者拖開桌子打牌。他們抽了大煙,漸有笑語;他們打牌,往往通宵大膽——牌聲,爭論聲充滿那小小的‘大菜間’里。客人們,尤其是抱了病,可睡不著了;但于他們有甚么相干呢?活該你們洗耳恭聽呀!他們也有不抽大煙,不打牌的,便搬出香煙畫片來一張張細細賞玩……”這入木三分的描述在文中可以說比比皆是,為讀者提供了形象的感性認識。
《海行雜記》的敘事是采用與讀者直接對話、交流的方式,平易自然,如敘家常一般,使作者的感情很容易感染給讀者,縮短了二者間的距離,富有親切感。比如這樣一段話“開船以后,你以為茶房閑了,不妨多呼喚幾回。你若真這樣做時,又該受教訓了。茶房日里要談天,料理私貨;晚上要抽大煙,打牌,那有閑工夫來伺候你!”作者對讀者的勸戒顯然是經驗之談,然而又不是簡單地發泄個人私忿憑空而論,而是形象地將茶房們每日的“工作”具體描述出來,用事實體現出作者對這些奸詐之徒的辛辣嘲諷,語言柔中顯剛,犀利尖銳,令讀者不能不生出對這些茶房們的憎惡之情。散文應該真實地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而好的散文則應該生動地將作者真實的感情傳染給讀者,《海行雜記》沒有獵奇夸張的描述,只是平淡有序的娓娓道來,但它卻能與讀者交融在一起,所謂最能打動人心的,也是最樸素的東西,大概就是這種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