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詳解: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類)(4)
2010-01-27 16:36:48人民網文章作者:張恒亮
040313機械制造工藝教育
培養目標:本業為高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機械制造領域的“一體化”教師及從事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維護和運行管理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畢業生在獲得大學生本科學歷的同時應具有高級工或鉗工的操作檀能(亦可具有中級車工或鉗工的操作技能,另加中級電工操作技能)。
主要課程:工程圖學、公差與技術測量、理論力學、材料 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液壓傳動與 控制、微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車鉗工工藝 學、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設計、金屬切削機床、數控機床、現 代生產技術、職業心理學、職業教育學、教材教法、實習教學 法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機械零件沒計、中、高級工技能訓 練、數控加工技術訓練、畢業實習與設計、教育實習等。
學年: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040314機械維修及檢測技術教育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及應用 知識,并拓寬相關的計算機控制和電氣自動控制等理論知識, 具有數控加工設備的操作、應用能力和較強的數控加工設備的 綜合故障檢測診斷、維修處理能力,能在生產加工領域或中、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從事數控等加工設備的應用開發、運行管理 和故障診斷、維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或職教師資。
培養要求: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制造與電氣控 制的基礎理論,學習電工和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檢測 與處理技術,受到現代機械制造、機電檢測維修技術技能訓 練,具有數控機床等加工設備的應用開發、運行管理和故障診 斷、維修工作的理論和實踐能力,7具備良好的教師素養和能 力,掌握一門外語。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互換性與測量技術。電工技術、機械制造基礎、自動控制基礎、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控制技術、機床電控及PLC、數控系統與伺服驅動控制、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故障診斷維修、機械CAD/CAM等。
學年: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040315機電技術教育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機電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和基本技能的中等職教師資和高級機電技術應用與管理人才。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掌握機電技術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掌握機械制造系統,運行與維護,機電設備安裝、調試與使用,測試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教師職業基本技能達標;具有從事機電技術的教學,生產經營管理,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力學、機械工程、電子技術、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互換性與測量技術、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工程電氣控制、機械制造工藝學、教育學以及工藝實驗、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社會實踐等。
學年: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