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清華五校聯考的目的是選拔“超人”嗎?
2010-01-21 15:29:02新聞晨報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五校共同組織的2010年自主選拔測試筆試上個雙休日舉行。由于這是五校聯考第一次舉行,因此廣受媒體關注。
從各方的反應看,這次五校聯考有兩大特點。其一,考試時間“超長”,考生除了拼能力還要拼體力。據報道,除了報考上海交大的考生外,報考其他四校的考生都要連續測試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理)或人文與社會(文)、高校特色測試五個科目,每科的考試時長均為一個半小時。因上海交大沒有高校特色測試,一些考生有幸在下午5點半就可以回家。而其他考生則要從當天早上8點30分考到晚8點,共11個半小時,一天連考五門。其二,考試內容“超綱”,一位執教于滬上某名牌高中的物理教師表示,今年五校聯考的物理題達到競賽水平,幾乎每道題解答時都需要想出巧妙的思路,想不到就只能放棄。對于數學考卷,上海考生也普遍反映偏難且超綱。
自去年10月清華、上海交大等五校宣布進行自主招生五校聯考以來,這一改革形式得到普遍好評,因為改革符合擴大考生選擇權的基本方向——參加“五校聯考”的考生可以申報兩所高校,如果同時通過了兩所學校的初審,且筆試成績也達到要求,就可以同時獲得兩所學校的面試機會。但是,從現在的考試形式和內容看,這一“好經”有可能再次被念歪。
考試時間有必要那么長嗎?在筆者的理解中,五校聯考的基礎測試(GeneralExam)部分,完全可以借鑒美國的SAT考試,一來這是“基礎”,二來這可適合全國不同地區采用不同教材的考生。美國SAT考試,具體分為SATⅠ推理測驗(ReasoningTest)和SATⅡ(SubjectTests)專項測驗。其中,SATⅠ主要測驗考生的寫作、閱讀和數學能力,考試時間為三小時四十五分鐘,一般中國高中生申請進入美國本科學校只需參加SATⅠ考試。與SAT相比,五校聯考一天考五門,考試時間11個半小時,這不把考生“考倒”都難。
同樣,考試內容的超綱,除了能說明這些學校“考倒”學生的情結,我看不到任何必要性。五校聯考的基本功能,不是高考的選拔考,而是學生能力的評價考,既然如此,怎樣更好地評價出學生的實際能力,應是出題的基本原則。根據五校聯考的考試對象,聯考考題比高考難度略高可以理解——高考針對某地的全部考生,而聯考針對有希望進一本院校的考生——但如果聯考考題都成了競賽題,就非但不利于評價考生的真實能力,也會對基礎教育產生不良的誤導。
從目前的初步反應看,就有專家針對上海考生對聯考難度不適應,而建議加大教學難度。據媒體報道,上?忌毡檎J為數學較難,而外省市考生則認為試卷難度適中。其原因是由于上海高中數學大綱覆蓋的內容和全國不盡相同,部分知識點的教學難度低于全國大綱。如果上海的中學采取專家們“向全國看齊”的建議,對有能力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進補”,那勢必進一步加重學生的負擔,有違改革初衷。
任何改革的推行,必須將每一個環節考慮周到,就這次五校聯考的實踐而言,我國高校的人才評價能力還有很大的欠缺,對于考生的實際情況也關注不夠。如果要讓這一改革走得更遠,得到認可,并為自主招生探出一條新路,聯考的學校有必要針對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對考試形式和內容作進一步完善。
(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高考網現場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