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主修、副修及選修課程介紹
2010-01-15 18:00:03香港中文大學內地招生網
主修課程
為確保學生在主修學科中獲得充分訓練,全日制學生須修畢個別主修課程規定的最低必修學分,最高不多于72學分,經教務會特別核準的專業課程除外。如主修課程設有畢業論文/專題研究規定,學生必須于該等論文或專題研究獲及格成績,始可畢業。
副修課程
為貫徹課程結構的靈活性,大學定副修為自愿選修課程。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及志向申請修讀最多兩項副修課程。副修課程規定至少須達15學分,但不得多于30學分。
通識教育課程
本校其中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是提供均衡教育,亦即著重課程的“深”與“博”。主修課程使學生對一專業范疇有深入認識,達致一定學術水平。通識教育課程則擴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抽象與綜合思考的能力,并對主修課以外的不同學科有更廣博的認識,使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能內省外觀、高瞻遠矚。通識教育課程規定學生須修讀21學分,若干專業課程經教務會特準則規定為12學分。學生除依所屬書院規定,修讀書院設計的通識教育科目外,亦須修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在四個范圍內,即(甲)文化傳承;(乙)自然、科技與環境;(丙)社會與文化;及(丁)自我與人文,分別選修至少一科(2-3學分)。其余大學通識教育學分,學生可根據個別科目的限制及選課規定選讀。
體育科目
必修體育科目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體觀念與合作精神,并闡明公平競爭的意義。學生透過各項運動亦可訓練健強的體格,以應付各項課業及將來發展。學生必須于首修業年修畢體育科目2學分。
語文精修課程
本校一向堅持中、英雙語并重,并著重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了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訓練,大學為所有新生開設一個必修的語文精修課程。課程包括普通話、粵語及英語三種語文,旨在教授語言學習的基本功,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生資訊科技能力
隨著信息科技的急速發展,信息科技知識已成為教與學的基本技能。由1999/2000年度起,所有新入學學生須達至一定程度的信息科技能力。學生預期于首修業年內通過信息科技能力測試。為幫助學生具備這種基本技能,大學為所有新生提供一套基本信息科技技能訓練及測試,旨在使學生具備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巧,懂得使用電子通訊、數據管理及信息簡報等應用軟件,并能意識到信息科技發展的社會涵義。
選修科目
如學生不欲報讀副修課程,可多修主修科目,以期于該學科植根更深更廣,或選修其它學科科目,以培養廣泛興趣,增加各方面的學識。
雙主修雙學位課程
所有全日制本科學生,經有關學系核準可修讀第二項主修課程,擴闊知識領域。而文學院的翻譯系、工商管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工程學院、理學院的數學系、社會科學院的社會學系及法律學院亦為同學提供雙學位模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