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岳麓版]二輪復習專題:羅斯福新政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10-01-11 15:26:57
專題14 羅斯福新政和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知識點大串聯
一、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發展、演變:
1、演變過程:
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模式經歷了自由資本主義(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29-1933年經濟危機以后)三個階段。
2、影響因素:
(1)科技革命與生產力發展的促進是根本原因。(2)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是內在需要(3)經濟危機、戰爭或工人階級長期不懈的斗爭。(4)資產階級有識之士的改革精神(5)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與人們社會生活的新要求。
二、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特點:范圍廣、時間長、破壞大、來勢猛、影響遠
3、影響:
(1)各國采取以鄰為壑、轉嫁危機的方式緩和經濟危機帶來嚴重的危害,它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陷入混亂,加深了已經非常嚴重的危機,國際關系日趨惡化。(2)使人們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懷疑,法西斯主義泛濫,資本主義面臨嚴重危機。(3)各國為緩解危機,紛紛采取干預經濟的方式,資本主義世界分為兩大部分:德日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建立起了法西斯專政;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新政的方式繼續堅持資本主義民主制。
三、羅斯福新政:
1、措施:
2、特點(實質):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盡量避免國有化的前提下,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調整。
3、影響:、
①直接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的破壞,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②間接影響:中下層民眾從中得到一定好處,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主義的泛濫,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③深遠影響:標志著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時代,進入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時代。④局限性: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點擊下載全部:高三歷史[岳麓版]二輪復習專題:羅斯福新政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