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填報了解自己之:其他個征作用大
2010-01-06 13:27:42人民網文章作者:張藝執
1.何謂其他個征情況?如個人志向、興趣、能力、性格、特長、氣質、職業價值觀、環境適應能力等。
(1) 志向。各人的志向、理想是激發自己奮發努力的動力之一,也是成就事業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
(2) 興趣。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并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憊。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精疲力竭。而具體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對于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3) 能力。能力可以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它是人們從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動的必要條件。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動中發生作用的能力,如繪畫、作曲等。一般來說,文史類院校要求考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理工農醫類要求考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強。但都要求具有一定寫作能力和閱讀欣賞能力。具體在選擇專業填報志愿時,考生需要知道的是,有些專業是需要考生具備一些特殊能力才能報考和學習的,如美術、音樂、表演等。但是就其他大部分專業來說,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是不超出一般范圍的。另外,在學生所處年齡這個階段,可以說,他們能力發展的空間是相當大的,尤其進入大學階段后,隨著眼界的擴大,知識的擴展、鍛煉能力機會的增加, 他們的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所以,在專業選擇時,雖然能力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是不宜作為一個絕對化的考慮因素。
(4)特長。選擇了符合自己特長的專業,無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可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俗話說,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每個考生部應認真作一次自我分析,看看到底最喜歡哪一門學科?是動手能力強,還是更擅長動腦?表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哪一個更有優勢?組織管理能力、藝術修養、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在同學中處于什么地位?等等。這些都是選擇志愿的參考因素。
(5)氣質和性格。眾所周知,由于先天遺傳因素、后天教育、環境的不同,使青少年形成了不同的氣質和性格。如有的學生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靜穩健;有的是急脾氣,有的是慢性子;有的反應靈活敏捷,有的則深思熟慮、三思而行。氣質對人的實踐活動有一定影響,在未來的事業中,每個考生總是要從事一定的實踐活動,因此在選擇志愿時應考慮考生本人的氣質。比如,要求反應迅速靈活的專業,對于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學生較為合適;要求耐久性和細心謹慎的專業,對于粘液質和抑郁質的學生較為合適;要求性格活躍、善于交際的某些專業(如新聞、外交、旅游、藝術等)對于外傾型性格的學生較為合適;要求沉靜和有堅韌不拔毅力的專業(如數學、物理等抽象理論學科)則適合于內傾型性格的考生。
(6) 職業價值觀。一般說來,職業價值觀與理想基本是一致的, 但無論是以什么專業作為理想專業的人,職業價值體系中均應以充分體現自己的興趣,發揮個人能力及個性為第一位,然后,再考慮一些外在因素,如這個專業將來對應職業的工資、社會地位、穩定性等。在進行專業選擇時,考生家庭中的成員最好就這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討論,弄清個人和家庭的職業價值觀是什么,再作出專業和將來的職業選擇。
2.高中生的九種興趣。
由于高考生接觸專業和職業信息太少,很難做出比較,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不易確定,但高考報志愿時必須作出選擇。在興趣的類型上,有關部門把高中生的興趣分為九種,這九個大類是相對穩定的。廣大考生及家長可以作為參考。
(1)喜歡使用工具。簡單地說就是喜歡動手,喜歡操作工具和機器。小時候喜歡擺弄各種小玩意,長大了可能喜歡開車,修理家用電器和自行車。這類孩子適合選擇醫學中的口腔醫學、外科醫學、生物工程、測繪、化學工藝、工科、地質等。
(2)喜歡感性創造。喜歡感性創造的人腦子里總會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他喜歡把這個想法經過具體化的制作,變成一個作品。比如畫畫、插花、攝影、剪紙、寫詩歌、寫文章。喜歡感性創造的孩子適合選擇廣告學、工業設計、時裝設計、園藝、建筑學、中文等。
(3)喜歡表現自己。其實很多孩子都可能壓抑了這個特點。人們一般都會希望被關注,只是程度不同。一般來說,喜歡表現自己的孩子適合選擇教育學、新聞、主持、公關、營銷、法律、外語等專業。
(4)喜歡控制和影響。一群小孩中的孩子王一般會有比較高的控制事件和影響別人的欲望。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經濟類專業、社會學、政治學、自動化等多種工科專業或導演、管理學專業等。
(5)喜歡幫助別人。天生一副好心腸,別人遇到困難,他會特別自然地去幫助。這樣的孩子適合醫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等。
(6)喜歡計劃與細節。有的人愛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非常有計劃,做事特別細。這類孩子比較適合選擇會計專業、物流、人力資源、測繪、行政等。
(7)喜歡挑戰和冒險。有的人很喜歡刺激和冒險。他們喜歡面對不確定性,面對各種復雜局面,能夠承受巨大壓力。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通信、計算機、營銷、金融、軍事、國際貿易等。
(8)喜歡與人打交道。這一點,很多家長可能和外向性格聯系起來,這是不完全一樣的。孩子喜歡看社會新聞,喜歡看人物傳記,喜歡和不同的人交朋友,認識不同性格和愛好的人。這樣的孩子適合選擇公關、新聞傳媒、中文、管理等。
(9)喜歡鉆研思考。這樣的孩子,不能去做太機械、太事務性的工作,他一定要有機會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比如物理、生物、天文、哲學等專業比較適合。
3.選專業。
在選擇專業時,我們常常看到許多考生把興趣作為唯一的原則,認為只要感興趣,就一定能學好。但我們發現有許多考生上了大學真正學起來后卻很吃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績卻始終達不到理想境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考慮自己是否具備該專業所要求的一些重要素質。
……假若興趣在此,人們更會變得有恒心,就有一種努力向上的強大動力,上了大學后也能較快適應學習生活,取得好的成績,這對將來的發展非常有好處。倘若興趣和能力不一致,學起來就有可能很費勁,自信受挫。比如學習計算機編程,需要有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如果在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強的話,要編出優秀的軟件,顯然比較困難。當然不可否認,如果長久保持濃厚的興趣,能力也會逐漸提高的。高中階段,即使各門功課都很優秀,仍然會在能力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在興趣比較濃厚的情況下,一定要確認一下能力優勢如何。
4.選專業。
……因為高中生的興趣有很多還是表層的,游移的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對專業的了解也是膚淺的和模糊的。因此,同學們有必要了解自己“興趣”的程度,是表層的,還是潛在的;是一般的,還是濃烈的;是暫時的,還是持久的;是可變的,還是恒定的;是可轉換的一般的喜歡,還是一種無可替代的酷愛或癡迷。
……因為根據有關專家的分析,影響一個人潛能發展的重要因素除了興趣之外,還包括生涯動機傾向、能力發展的優勢所在以及自己的個性稟賦。
……有的人喜歡文學,想當作家,有的人喜歡繪畫,想當畫家,但成為作家和畫家的終是極少數,因為除了能寫愛畫之外,無論是作家還是畫家都需要有一定的天分以及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還必須考慮……
另外,在報考專業的時候,同學們還應考慮自身的個性特征。因為不同的專業和職業對個人的個性特征的要求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個人具備了學習某一專業的興趣、動機和能力,還要看他的性格心理特征是否適合學習這個專業和適合從事這個職業。比如學習醫學專業和從事醫學職業的人,在嚴謹和責任心等方面就有較高的要求。而對于一個學習管理專業和從事管理職業的人來說,世故性、恃強性等方面就要求多一些。
如果你的興趣是潛在的、濃烈的、持久的和恒定的,又具備與之相匹配的能力和素質,那么就請一定毫不猶豫地服從內心的呼喚,而父母無論喜歡不喜歡都應該支持孩子的選擇。
5.選專業,其他個征情況放心中。
對于想要選專業的考生來說,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素質和自己適合的領域;其次,在興趣能力的基礎上尋找專業;然后再對擁有相同專業的學校進行縱向的比較;最后再根據自己的成績在這些學校中進行選擇。其實,有許多并不是名牌的綜合性大學,有很強的專業性背景。同樣的專業,有的普通院校的專業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學還要靠前。而有的學校的專業是全國特色專業,或是全國重點專業,考生在選擇時應該了解清楚。在最新公布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名單中,許多重點學科可能還散見于一些非名校之中。如果我們選專業將其他個征情況放心中,很有可能會是事半功倍。
“有什么樣的選擇,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我們明天的職業發展是今天做出高考選擇的結果。因此說,你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高度重視了“其他個征情況”,那不僅會對你的大學學習有莫大的益處,而且對你的職業生涯甚至整個人生都有莫大的益處。反之,你在高考志愿填報時忽視了“其他個征情況”,那么,稍強一點的是,進對了“大門”而進錯了“小門”,導致學習無興趣、不長進、不努力、混文憑;直接造成畢業了難于就業,甚至是畢業即失業。還有更差的是,完全學不進,極度厭學,直至退學。因此說,其他個征情況放心中,高考志愿填報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