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大自主招生:首批推薦生依然朝六晚九
2009-12-28 09:22:40南方都市報
首批獲校長實名推薦,羅美鈺、金柏宏下月面試,陳俊龍仍在備戰高考
人物回放
羅美鈺、金柏宏、陳俊龍,一個多月前,他們只是深圳中學高三(1)班的三名普通學生。11月24日,經過一場校長實名推薦答辯會后,三人脫穎而出。
推薦理由
深圳僅深中有資格推薦,三名學生因此成為“校長實名推薦”上北大的深圳第一批試驗者,成為許多高三同學眼中的“幸運兒”,同時受到社會關注。
人物感言
有些事情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上北大也只是有了更好的學習平臺,最終目的還是學習。
“我已經快忘了這件事。”12月24日下午,事隔深圳中學校長王錚推薦整一個月后,金柏宏等三名同學紛紛表示“現在和以前一樣,早上6時30分起床,晚上9時30分下晚自習。”他們的生活并未受到此次推薦的太大影響。
仍有一人須高考
高三(1)班羅美鈺曾獲過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省區一等獎,擁有全國音樂等級鋼琴十級證書,還曾被選派參加2008年復旦大學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她和同班同學金柏宏兩人已經獲得保送大學資格,無需參加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只需經過下月的面試即可保送上北大。
同樣也是高三(1)班的陳俊龍文理兼修,喜歡研究歷史和地理,組建了深圳中學話劇社參加了全國中學生藝術展演的話劇表演。他覺得自己此次受到推薦,三分靠幸運,七分拼實力。
在入選的三名學生中,陳俊龍并沒有保送大學的資格,通過北大自主招生面試后還需要參加高考。采訪中,陳俊龍自言自語地嘀咕了幾句,“上北大680分比較保險,能夠加30分,那我至少也得考650分以上才行。”
別叫我“準北大生”
12月24日,羅美鈺和金柏宏向記者表示,雖然已獲推薦,他們還是會和大家一樣參加高考。采訪中,羅美鈺對獲薦北大并沒有感到很興奮,她不同意“準北大生”的稱呼,也不贊同使用“幸運兒”這樣的形容詞。在她看來,上大學只是學習的一個途徑,去到北大也只是有了更好的學習平臺,其最終目的還是學習。在她身邊也有許多人通過競賽等獲得了一些保送資格,如果都用“幸運兒”來稱呼大家,她認為這是對大家此前付出的不尊重。
“不能說我們是‘準北大生’,1月份我們還要參加北大的自主招生面試。”17歲的羅美鈺談吐間表現出嚴謹和沉穩。他們三人中,羅美鈺曾去過北大兩次。金柏宏6年前去過北大,對其印象是校園沒有清華大。陳俊龍雖然沒去過北大,但他對電視畫面中的北大校門印象最深最好。對于未來的北大校園生活,他們有許多期盼,但言談中他們更加在意現在的學習生活。
推掉飯局我還是我
金柏宏曾獲第2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并取得保送資格,他還是深圳中學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會長。
“名單公布后幾天,媽媽的同事、朋友會約著一起吃飯聊聊,家里一些年長的朋友幾年沒見了,媽媽也會帶我去拜訪他們。”戴著100多度近視眼鏡的金柏宏笑著說道,開始那幾天飯局比較多對他也有些影響,到后面就全都推掉了。金柏宏坦承,獲推薦后現在他感到壓力小了一些,有空可以想一些高考之外的東西。譬如:學英語時,他會將一些短語在字典上查出來,看這些短語是否有一些內在聯系。
羅美鈺則用一串排比句表達了自己生活和往常一樣,陳俊龍也和以前一樣在為明年的高考做著最后的準備。三位被推薦的同學還是和往常一樣,每天早上6時30分起床,晚上9時30分下晚自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