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案:明治維新2
來源:高考網 2009-11-21 23:09:54
知識結構
歷史條件德川幕府的腐敗封建統治表現影響
政治實行幕藩體制: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實權在幕府將軍手中,地方設"藩"實際上是封建分裂割據,不利于統一的國內市場的形成
推行嚴格的等級制度:天皇、士(將軍、大名、中下級武士),農、工、商、賤民激化了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農民無法承受沉重的剝削和壓迫,起義不斷;工商業者也不滿嚴格的限制和掠奪;中下級武士階層地位惡化,迫于生計,不得不從事商業和手工業,逐漸產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鹽平八郎起義表明日本封建社會統治基礎已開始動搖
外交采取"鎖國政策"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和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19世紀上半期,新的生產方式的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為明治維新準備了一定的社會經濟前提
西方列強的殖民侵入原因1、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的完成,資本主義國家急需擴大海外市場和掠奪原料
點擊下載: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