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落選中學質疑“推薦資質”北大招辦回應
2009-11-17 10:21:21北京青年報
昨天,備受關注的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獲推薦資格中學名單開始在北大招生網上公示,名單顯示北京只有4所中學獲得推薦資格。這樣一份具有象征意義的名單在京城教育界隨即激起軒然大波,眾多落選的知名中學校長反應激烈,認為北大遴選資質的方式有失公平,甚至認為會對學校和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多方質疑,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校長實名推薦制是一個“增量”的嘗試,不會損害未入選學校的利益,從13個試點省(自治區、直轄市)看,北京獲得的推薦名額總數已位居前列。
北大公布“校長實名推薦制”資質名單 北京多所落選名校反應激烈———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入圍中學名單公布后,北京的部分落選中學對北大選擇學校的標準等問題提出質疑。昨天下午,北大招辦負責人對部分質疑作出回應。
北京的好中學有很多,為什么最終入選的是這4所中學?選拔標準是什么?
北大回應:
由于今年是首次試點,試點的省份和中學的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很多優秀的中學沒有獲得參與的機會。評審專家認真審閱了中學和中學校長的申請材料,綜合考察了中學的辦學條件、生源質量等因素,最終確定入圍學校名單。選拔的過程中,沒有辦法用一個量化的標準來衡量學校,但就北京的情況來說,獲得推薦資格的4所中學是大家公認的好中學。
北大表示在選擇學校時將考慮校長聲譽等因素,未入選的學校是不是意味著遭到北大的否定?
北大回應:
“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是一個“增量”的嘗試,它只是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一部分,不會讓未入選的學校利益受損。那些未入選的優秀中學仍然可以繼續通過自主招生制度向北大推薦優秀學生。由于試點學校數量非常有限,沒入選也不代表中學辦得不好。
北京為何不能像江蘇那樣,減少每所學校的推薦名額,從而讓更多的學校有推薦資質?
北大回應:
因為江蘇省的優秀中學非常分散,所以江蘇有10所中學獲得推薦資質,每所中學只能推薦一名學生。北京的教育相對集中。另外,從13個試點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看,北京獲得的推薦名額總數也位居前列。
北京入圍的4所中學每年考入北大的學生已經很多了,為何不將推薦機會留給其他學校?
北大回應:“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精髓不在于讓某個學校多幾個學生考上北大或者某個學生降多少分錄取。北大希望通過這項政策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模式,為不同類型優秀學生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使中學重視培養學生的素質,從而逐步影響乃至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狀。
內存
北京41所中學申請“校長推薦”
本報訊根據北大公布的方案,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9所中學最多可向北大推薦91名學生。記者了解到,北京共有41所中學向北大提交了書面申請,最后人大附中、四中、北師大二附中和北大附中4所學校入圍。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今年全國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示范中學和普通中學均可向北大提交申請。記者了解到,根據2009年高考錄取統計,人大附中、四中、北師大二附中和北大附中考入北大的學生數量,位列北京所有高中的前4名。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入選中學也均為當地的示范高中,每年考入北大的學生數量在當地名列前茅。江蘇是入選學校數量最多的省份,共有10所學校,且分散在南京、蘇州、常州、泰州等省內各市。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有2-4所中學入選,而吉林、新疆兩地都僅有一所中學獲推薦資格。
從推薦名額分配情況看,39所學校最多可向北大推薦91名學生。其中,北京的4所入圍中學最多可推薦16人,在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里名額數量居首。江蘇雖然有10所高中入圍,但每校均只可推薦一人。
獲得北京大學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中學名單
探訪
四所入選中學 校長都很低調
均表示會謹慎操作寧缺毋濫 但細則出臺前不便透露
相對于落選知名中學的各種不同反應,入選的4所中學校長卻一致地“低調”。當問起手中的推薦指標如何具體發放時,校長們都出言謹慎,表示推薦學生細則尚在研討中。
擁有5個推薦名額的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表示,學校會先與北大方面溝通,非常慎重地對待這件事,制定嚴格的操作程序。在挑選學生的標準上,劉長銘表示會重點考慮“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校長推薦上大學畢竟是對新事物的探索,讓校長幫著發現好苗子,能廣泛尊重一線校長的意見,這對于自主招生是很好的措施。”同樣擁有5個推薦名額的人大附中的校長劉彭芝說,“沒有發現好苗子,即便是資格浪費也不會推薦。”
北師大二附中校長曹保義說了自己的推薦標準:“各方面很好的學生才推薦,包括學習總體成績、學科優秀、班級組織能力強的學生。”
“學校對此非常重視,正在仔細商量相關程序和操作細節,確保最優秀的學生公平地選拔出來。”北大附中書記生玉海說,“我們會反復征求意見,由相關委員會制定決策程序和細則。”具體到什么樣的學生將獲得校長的青睞,校長們的答復都很含糊,均表示操作細則正在協商,確定之前不便公開。
反應
落選名校校長擔心負面影響
本報訊昨天,備受關注的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獲推薦資格中學名單開始在北大招生網上公示。對于這份象征著“聲譽”以及其他因素的名單,包括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清華附中、北京二中、北京八中、北京十一學校等北京多所落選名校反應激烈。一位知名中學的校長表示,北大這種選擇資質的方式有失公平,會對學校和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落選名校校長感覺意外
昨天,記者電話采訪部分落選名校的校長時,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很意外”:第一意外自己的學校落選,第二意外入選學校只有4個。在這些校長看來,即便北大不知道校長的名字,也應該知道這些學校出類拔萃的生源質量以及多年積淀下來的良好社會聲譽,比如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八中、清華附中、北京一零一中學等。
一所知名中學校長說,“如果你非得要我猜測,可能是按照近年來每年考入北大學生的絕對數為參考依據吧。”該校長的猜測并非全無道理,記者查閱了近幾年來北京知名中學考入北京大學的數據看到,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大附中、北師大二附中確實排在北京市的前4名。
校長擔心落選會產生負面影響
北大推出這種遴選學校資質的方式引起了落選中學校長的強烈質疑。“如果北大以這種方式確定,對于像我們這樣知名中學的很多有發展潛質的學生來說,顯然不太合適。”一位知名中學校長說,“北大在推薦資質名單確定上的慎重把關是對的,但只限定4所中學,把一批知名中學的好孩子拒在門外,是對學校和學生的一種傷害。”這位校長表示,落選北大公布的名單已經對學校帶來了負面影響。
“北大在推出這種制度的時候,就表明了會根據中學的辦學條件、生源質量等因素,對遞交申請的中學進行評審,這個落選實質上就是對中學辦學條件、生源質量、學校及校長聲譽的否定。”一些落選知名中學校長對于北大的如此“吝嗇”顯得很無奈。
希望與北大招辦加強溝通
針對北大公布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質學校名單,落選的知名中學校長迅即對此提出質疑。部分落選知名中學校長表示,要加強與北大招辦的溝通,繼續爭取這個資質。
一位校長表示,目前各中學都在升高中時采取了生源保護措施,一些非常優秀的學生往往會留在本校就讀高中。北大只給4所學校推薦資格,將會喪失一大批優秀生源。
“北大的招辦主任是新上任的,不見得對每個學校都了解,我一定得去問問清楚。”一位校長說,“北大應該給予更多知名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學生資質,給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比如所有的示范高中或者至少是公認的頂級的10到20所示范高中。我們一定要加強與北大招辦的溝通,爭取這個資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