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成為我國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
來源:新華網 2009-11-12 20:58:47
摘要:他說,面對市場競爭,企業時時要有危機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新華網大連11月12日電(記者蔡擁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逆勢而動,今年前九個月的經濟指標大多實現三成以上的增長,利稅總額增長更達八成,這其中核電、風電裝備的制造起了重要作用,這個集團也因此成為我國新能源裝備的制造基地。
風電、核電作為引領低碳經濟的新能源,近年來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但以往由于風電、核電設備依賴進口,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還比較緩慢。抓住國家新能源產業振興的機遇,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速推進風電、核電設備研制的國產化進程。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是國內重機行業最早介入風電產業的企業,在全面掌握1.5兆瓦風電機組關鍵制造技術,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這個集團不斷研發更大型化風電機組。今年3月,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研制的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下線,使我國兆瓦級風電機組自主研發取得了新突破,目前,3兆瓦風電機組已在國家重點工程———我國首個海上風場上海東海大橋風場投入運行。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風電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技術上的領先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今年兆瓦級風電增速機生產超過2000套,連續兩年翻番,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
在核電領域,環吊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目前國內在役核電站的此類設備均由國外廠家提供。作為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核環吊專業研制廠家,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通過攻關,現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核環吊關鍵技術,為中廣核集團生產的兩臺核島反應堆廠房環吊已經安裝完畢,結束了我國此類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在此基礎上,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瞄準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加緊研制第三代核環吊。今年以來,已先后派出兩批技術人員赴國外學習,為技術儲備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國家在建核電項目有5臺第三代核環吊招標,大連重工·起重集團中標3臺。與此同時,企業在汽機房及配套吊、乏燃料吊車、碼頭門座等其他核電設備的研制上也取得了全面突破。
風電、核電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異軍突起,使得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大幅增長。據介紹,在傳統產品訂貨下降近40%的不利形勢下,這個集團的風力發電等6種新產品卻持續增收,已占企業銷售收入的59%。今年1至9月份,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實現商品產值150.3億元,同比增長35.2%;銷售收入119.5億元,同比增長32.8%;出口創匯1.6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工業增加值28.6億元,同比增長30.4%;利稅總額14.9億元,同比增長80.8%。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宋甲晶表示,傳統經濟存在著破壞生態平衡、消耗能源與資源等問題,在未來必將受到市場力量、政府法規和公眾壓力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經濟的升級為基礎、以科技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開發和應用“綠色技術”,這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必然要求。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風電、核電等新產品便是以新能源產業發展為導向發展起來的,在危機時期這些新產品起到了彌補傳統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的顯著成效。今后,公司也將繼續遵循效益與“綠色”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不僅發展新能源和環保、低耗的傳統產品等“淺綠色技術”,也會嘗試研發以廢棄物處理等為目的的“深綠色技術”。他說,面對市場競爭,企業時時要有危機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