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信貸貨幣投放量增長了 但流動數據在減緩
來源:新華網 2009-11-12 20:47:07
摘要:只要我們把宏觀經濟把握好了,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經濟平穩了,我們才能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如果我們把保增長更多的思路放到了調結構中,這個時候我們抓調整結構就不是說刻意追求增長速度了,這樣的話穩定管理好通脹預期就會做好。
問題就是流動性,這是大家講的最多的。比如說我們M2的增收,我國從1月份到9月份全國新增信貸是86665億人民幣,這個信貸的數量確實是比較大。我曾經說過,不要批評信貸發放的量大,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選擇科學,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比如說我們要保增長,就要有保增長的成本,為了保增長我們不得不放慢結構調整的步伐。如果為了保增長就必須投放相當數量的信貸。去年下半年的時候,這場危機突如其來,當時上萬家企業停產。很多老板都跑了,千萬農民工被迫回到家里,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最終我們不是經濟不穩定了,社會也會不穩定,所以第一個目標就是要保增長。我們有病就要吃藥,隨著病的好轉就可以減少吃藥了,或者可以換個藥吃,不能不吃藥。所以不能去批評這些東西,我們為了保增長要付出代價,這就是經濟學,經濟學就是選擇科學。
我覺得還有幾個數大家要看,我們投放了86665億元,今年1到9月份企業新增存款48000億元。還有一個就是新增存款當中,和去年相比凈增3400億元。我就是把這些數字擺出來,大家可以自行分析,我國1到9月份全國新增長貸款是86665億人民幣,新增存款48000億元,比去年凈增長3400億元。市場上流動所需要的貨幣量等于貨幣發行量×貨幣流動數,我國現在整個社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遇到了這么大的危機,我們的貨幣流動數據是減緩的。貨幣流動數據減緩的情況下,雖然信貸貨幣投放的量增長了,但是流動數據在減緩。過去主要一年可能是5次,當發了10000億的話,就是50000億,如果你現在發了40000億,還不到過去貨幣流動量的狀況。
我不主張用這些模型去推導,因為這個東西太簡單,推出的數據不太準確。回顧歷史,歷史上沒有單純因為流動性的問題出現過通貨膨脹,一定是伴隨著經濟過熱。歷史上一定是先經濟過熱,然后再加上貨幣投放,比如說離我們最近的1994年CPI是24.1%,94年的投入增長率超過了60%。一定是經濟過熱加上貨幣投放才能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一個綜合的情況。06、07、08年物價上漲,主要就是生豬短缺供給性問題,還有偏快轉向過熱的風險。所以應該說,只要我們把宏觀經濟把握好了,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經濟平穩了,我們才能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如果我們把保增長更多的思路放到了調結構中,這個時候我們抓調整結構就不是說刻意追求增長速度了,這樣的話穩定管理好通脹預期就會做好。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